【篇一】
2017年7月,我的扶贫工作点由xx镇xx村转移到xx镇xx村,调整后的包保任务是4户人家,在与他们交往一年多的时间里,从戒备到熟悉、从拒绝到配合,我尝遍了酸甜苦辣,也收获了亲戚般的理解信任。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xx家的房子和xx的视频这两件事。这充分反映了贫困户对精准扶贫政策的理解和对包扶干部的理解,每每想起,我在唏嘘之余都是感慨颇多。
xx74岁,身体较差,妻子患有长期慢性病,说话出气都喘的厉害。老俩口在家养猪养鸡,种点农作物和蔬菜自给自足。大儿子29岁,小儿子27岁,都在省外务工,收入尚可。
从第一次入户调查摸底开始,xx家的房子问题都会成为必然提起的话题,事情还要从他家拒绝易地扶贫搬迁说起。2016年,按照易地搬迁政策,xx家庭原本可以享受一套100平方米的二层楼易迁房,因为在搭建偏水房过程中与邻居发生争执,他们盛怒之下决定放弃易迁房,并且给村上写了弃权保证书,改为享受危房改造政策,也领取了10000元的改造款。
但事过境迁,看着别的贫困户早早搬进了整洁舒适的易迁房,他们非常后悔当初的草率,多次要求重新分配易迁房或拆旧建新,还要享受易迁政策。
面对这样的事实,扼腕叹息之余,每次入户,我都苦口婆心地给他们讲易迁政策。一是说明当时他家属于自愿放弃分配的易迁房,享受了危房改造政策,现住的房子不属于危房了,也享受不了易地搬迁的政策了;二是说明xx村已经出列,不再有易迁房计划了;三是说明在原住地拆旧建新享受不了易地搬迁政策。并且多次通过电话和微信,向他们在外务工的儿子耐心讲解,还为他们提供扶贫工作队和镇村领导的电话,让他们及时沟通,了解政策。
即便如此,想要新房子的想法成为xx家庭最强烈的愿望。3月7日我入户结束和他们道别时,郭大妈倚在门口对我说:“我儿子今年想在镇上买套房子,钱不够,你给村上说一声给我们补助点购房款。”看着大妈热切而期盼的眼神,我竟无言以对。其实他儿子过年期间已经和我交流过在镇上买房的想法和计划。也许大妈听懂了政策但不愿意接受事实,也许她觉得党的政策这么好能要一点是一点。不管怎样,房子问题注定成为这个家庭永远的痛……
xx是包保户赵贵兵的女儿,多年来一直和哥哥赵奎在xx省无锡市务工,母亲王世荣也在无锡给赵奎照看小孩,父亲赵贵兵在竹山县双台十巫高速隧道工程上干活。
因为全家都外出,绝大多数时间都是靠电话和微信和他们联系。特别是第一次和xx接触时最为有趣,虽然她妈妈告诉她我去过她们家里,但她一直不相信我的身份,说这么多年在外面被骗怕了,怀疑我是骗子。
我提出加个微信让她通过视频看一下我,说了好久她才勉强答应,验证通过视频接通后,她高度警觉,只肯露出眉毛和额头。为了验明真身,我赶紧让她看我、看我的办公室、看我办公室办事的工作人员,然而她说这证明不了什么!
情急之下,我说那只有下楼给你看我单位的牌子了,然后拿着手机直奔单位门口,正要拍单位门前挂着的牌子,泪奔地发现一楼没有网,一咬牙打开了数据网,举着手机让永敏看清牌子上的单位名称,然后又把手机对着对面的政府大楼给她看,让她回忆位置,分析判断。
回到办公室,我又从为什么单位干部要到村包户聊起,详细向她讲解了精准扶贫的相关工作、相关政策,以及我入户要做什么,她的家庭要怎么做,能享受哪些扶贫政策等等。通过这一次的详谈,xx终于相信我是个单位人不是骗子。
现在我们相处的很好,我去她家入户时会在门前拍张照片,传给她看看老家的房子,慰藉她的乡愁,节日里会发发小红包,像朋友一样相互问候。
一年多来,我和我的包扶户们打成一片,为他们制定帮扶计划,引导他们落实计划,还用冬买棉衣夏添单衣、有病买药、送钱送物、过年送对联等等这样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弥补自己帮扶能力上的不足。欣慰地看到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在宣传精准扶贫政策时,要加强引导,耐心沟通,弄清楚他们的真实想法后,才能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才能争取理解、支持,让他们知晓政策理解政策,抓住机会享受政策。只有把帮扶对象当亲人对待,他才会同样待你,只有真心帮扶才能换来贫困群众的真心对待,扶贫工作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篇二】
我叫xx,是xx国资公司派驻xx区xx镇xx村的一名帮扶干部。2018年5月,由xx国资公司对口xx村的“一企一村”精准帮扶项目正式启动。我带着使命感,来到了xx村。在这里,我见证了这座小村庄从衰败走向兴旺,见证了村民们从一筹莫展到笑靥如花,见证了首都国企在精准帮扶中的力量与担当。
说实话,在赶赴xx村以前,我潜意识里认为“贫困”是上个世纪的事情。
依稀记得《平凡的世界》里的情节:天下着大雨,书中的主人公孙少平穿着单薄的衣服躲在学校的角落,等打饭的同学都离开后,他才偷偷地取出自己的黑面馒头,蘸着兑了雨水的菜汤把馒头咽进肚子……
也曾从母亲口中听闻她曾经历过的那些“穷日子”,而现在的xx,百姓生活富足,还会有挣扎在“贫困线”上的人吗?直到我来到xx村。
xx村,xx区一个偏远而古老的小山村,即便从市区驱车前往也至少需要2个半小时。全村有290户492口人,50岁以上的占70%以上,大都是小学毕业,初中已经算是高学历了。村子的耕地很少,上万亩的深山老林差不多是全村人的所有家当,村民少部分担任“生态护林员”,一大部分人待业在家,人均年收入只有四五千元。
改造前的民宅
有位孙大姐,是村里的低困户,丈夫患有肌肉萎缩,常年在家休养用药。为了补贴家用,她过去常常要花一个小时到xx镇秀坊去做手工艺品“钩花”,一个小时可以挣到10块钱,有时最多要连续钩上8个小时,而为了省钱每日的午餐通常是咸菜就馒头。初见孙大姐,她眼神蒙着灰霾,她告诉我们,她最大愿望就是有份稳定工作,能帮家人养病,相扶到老。
炼大哥,村内低困户,一家四口人,夫妻俩都是生态护林员,尽管有补助,要养育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还是捉襟见肘。xx村没有学校,15岁的大女儿和9岁的小女儿每天都要步行到5公里以外的xx镇去上学。炼大哥的愿望就是能负担得起两个孩子完成高中学习的学费,如果能考上大学,改变命运,那就更好了。
工作稳定,完成学业……这些简单的事对他们来说却是奢望,而他们只是xx村众多低困家庭的缩影,想到这儿,我心里如针扎般的难过。
改造前的民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打赢“三大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跨越的关口,精准扶贫、帮扶脱低可真不只是句响亮的口号,必须面对和解决老百姓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生活需求,帮助全国人民共同尽快实现小康。
走进xx村,看到这些真实的生活,作为一名党员,我陷入了久久沉沉的思考,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多么的现实而迫切。扶贫,我应该怎么做?
在xx国资公司的统一领导下,所属二级企业北科建集团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市国资委党委关于“一企一村”脱低攻坚部署安排,投资成立帮扶平台公司——xxxx创艺乡居文化有限公司,经过全面深入调研,确立了党建引领、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文化帮扶、资金帮扶、品牌帮扶的总体思路,用五味脱贫“药方”为xx村探索出了一条依托绿水青山,以产业主导、扩大就业、增收创业为核心的脱低帮扶工作新模式。
这五味脱贫“药方”怎么开的?
第一味“民宿方”,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村庄绿水青山的资源优势,发展高端精品民宿,扩大运营成效;
第二味“生态方”,积极发展农林产业,开辟农业生态园,引入生态时令蔬菜、高山茶等品种,增加村民创收意识和收入;
第三味“就业方”,安排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户村内就业,实现“授之以渔”;
第四味“资助方”,xx国资公司将公益资源引入xx村,从2018年到2020年三年内通过xx市慈善协会和xx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定向向xx村捐助善款共计400万元,开展助老、助学、助残、助病、助困工作;
第五味“党建方”,我们夙兴夜寐推动xx国资公司100万元党费捐建的党群活动示范中心拔地而起,成为当地红色地标建筑,为党建引领夯实了基础。
目前,17套精品民宿院落已完成改造并投入运营使用,成为了xx区生态富民、绿色发展的靓丽风景。xx村在2019年6月提前半年实现全部82户低收入户脱困、137人低收入人口稳定脱低,每户家庭人均收入均远高于11160元脱低标准,完成全村稳定脱低攻坚目标,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生日献礼。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我与xx村已经有了三年的“缘分”。有人问过我,帮扶脱低到底难不难?
我不知道经受着零下23度的极寒温度算不算难,没有网络和洗澡水算不算难,经常在夜间开车穿梭100多公里没有路灯的崎岖山路算不算难,百姓最初对我们的不理解和不信任算不算难。但是,有相关政策的倾斜和扶持,有各级领导的关心关怀,有村委和村民的信任与支持,我们更加坚定地沿着这条扶贫攻坚的大道前进,让阳光照亮每一个村民的脸庞,困难终究成为我们的勋章。
我的扶贫故事|精准帮扶,让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
清怀大叔,是帮扶平台公司租用xx村房屋的户主之一。2018年起,xx国资公司开始以公益扶贫的形式对他家孩子进行捐资助学。拿到善款后,除了感谢,他还说:“你们公司真的办了件大好事,孩子踏踏实实上了学,我也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入,而且还解决了我们这十几年来的用水用电问题啊。原来,我们这每天晚上6点到第二天10点都要停水,现在是24小时有水,电也不拉闸了,这是多少年都不敢想的事。”
他的话让我更深地体会到,产业扶贫真的惠及了村内所有的村民。
刚才提到的孙大姐,现在如愿地有了稳定的工作——创艺乡居精品民宿管家,经过培训,她已经可以在5分钟内换好床单、被罩、枕芯所有床品,还会把毛巾叠出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她说,以前总觉得自己低人一头,现在有了稳定工作送到咱家门口,有了份工作,收入不仅翻了倍,而且活得更有价值和尊严了。
炼家两姐妹,也都拿到了助学补助金,姐妹也终于可以安心读书了。现在,炼大哥逢人就念叨,孩子们有书读了,我们家总算看到希望了。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过的有尊严、有意义、有价值。在xx村脱低帮扶项目中,我深刻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扶贫政策具有改变全世界的力量”,扶贫更是扶志、扶智、扶心,是让每一个还生活在贫困线的人们跳出自然条件的桎梏,找到人生的方向和意义,让每个人都成为追梦人。
唯有爱可以打动人,唯有爱能够鼓舞人。能有机会亲手将幸福和爱传递给了那些需要帮助和关怀的人,我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价值所在。
你看,现在的xx村,每个人都沐浴在新时代的灿烂阳光下,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最明媚的笑。
【篇三】
大家好,我叫xx,来自xxxx镇xx村驻村工作队,现担任xx村村主任助理。脱贫攻坚开展以来,我深刻的体会到帮扶责任人责任落实的好不好,体现的是帮扶干部对贫困群众的感情问题和工作作风问题,反映的是对脱贫攻坚工作是口头重视还是真抓实干的问题。
以xx村建档立卡户刘云海为例,在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之前,他是村里出了名的“难缠户”,年近半百仍单身未婚,常向村委会、工作队提出临时救助的请求。他的帮扶干部岳有,几乎每月都会到他家入户交流,了解到刘云海是因身患强直性脊柱炎逐渐丧失劳动能力才愈发暴躁,于是岳有通过几年来近70次入户开导刘云海向上向善,自力更生,逐渐激发其内生动力,并通过耐心讲解产业帮扶政策帮助刘云海发展种养殖,还帮助刘云海解决了几年未解决的院落整治问题,不仅收入极大提高,同时也解开了贫困户的“思想疙瘩”,更是从根本改变了限制刘云海脱贫的“等、靠、要”的思想顽疾,现在的刘云海非常支持和配合村里的各项工作,逢人就夸党的政策好、帮扶干部帮的好.....
按照“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的要求,帮扶干部要根据贫困户的农业生产状况,对具备生产条件而缺乏生产启动资金或项目的贫困户进行帮扶,帮助其办理小额资金贷款,或给予提供种苗支持及技术帮助;对农产品销售困难的贫困户,主动帮助拓宽销售渠道,帮助解决农产品销路难问题,不断指导贫困户利用电商平台,销售特色农畜产品,解决农畜产品销售难、价格低等问题。
赛汗乌素村建档立卡户赵秀莲的帮扶干部武兴荣,在入户过程中发现她家生产设施简陋,个人出资帮助盖上了整洁又牢固的圈舍,期间还帮助赵秀莲申请用于发展养殖的小额金融贷款,牲畜达到出栏条件前就主动联系,帮助销售。
渡口村建档立卡户高世华在我们入户时告诉我们,他今年养殖了28头牛,最近又在打算为几只小牛犊搭建一个牛圈。他的帮扶干部刘利雄部长知道后,立刻给他送来了用于搭建牛圈的钢管,为此,他非常感动。自2016年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以来,刘部长积极帮助高世华制定了详细的产业发展计划,分年度分时段给予帮助,由于贫困户的养殖牲畜多,刘部长便个人出资购买饲料粉碎机,收玉米时又帮助送去脱粒机和配套的60米地埋线。在贫困户产业扶贫上他下了足功夫,从根上解决了贫困难题。
扶贫过程中,为了鼓励贫困户能够支持子女上学,确保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不辍学,扶贫干部们通过积极宣传、解读最新的教育政策为建档立卡户的新生发放补助等方式确保他们可以顺利完成学业。
其中,较为典型的是xx村建档立卡户陈永刚一家,他的女儿身患紫癜,因长期赴外地看病,女儿在棋盘井上一年级时父母便为她办理了休学手续。帮扶干部沈广春通过多次入户做思想工作,成功帮助他的女儿在乌海市特殊教育学校入学就读,但由于学校离家较远,在入学一个多月后陈永刚夫妇将女儿接回家中,得知此消息后,沈广春急忙联系驻村工作队及相关部门,最终帮助陈永刚的女儿在xxxx镇就近入学,同时还解决了学籍的问题,确保孩子在义务教育阶段不辍学。
除了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思想扶贫等,在医疗、住房、就业等多种帮扶方面,帮扶干部都会积极前往贫困户家,主动帮助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申请危房改造,及时纳入危房改造计划;对有劳动能力且待业在家的贫困户,鼓励其到工厂企业就业,增加家庭收入;对贫困户家庭成员有重大疾病的,也会帮助其家庭申请大病救助,及时讲解我市农区基本医疗保障和基本养老等方面的政策。
东兴村建档立卡户陈新国因患癌症去世,在世时经常需要赴xx医院住院,帮扶干部王燕玲每次在住院期间都会到医院看望给予慰问金,并且拿着几十张收费单据亲自帮助他办理医疗报销、大病救助、红十字会救助等各项手续,第一时间争取到用于下次手术的治疗资金;四新村建档立卡户王玉才身患重病,常年在xx区医院住院,帮扶干部薛秀荣不仅帮助其解决就医报销救助等困难;xx村建档立卡户xx及女儿均患有不同程度残疾,之前全家仅靠种养殖勉强度日,帮扶干部杨跃龙多方协调,与距离xx家仅有1公里的鄂绒公司净水厂达成协议,先后为父女二人提供就业岗位,二人月工资合计达3700元,家庭收入显著提高..........
能够参加扶贫工作,对我而言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宝贵经验。做好帮扶贫困户思想工作的同时,也要不断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帮扶贫困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鼓励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激发内生动力,不等不靠,早日实现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