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扶贫故事纪实征文五篇

【篇一】

**自**年4月从旗审计局选派到**乡**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以来,坚持不忘初心担使命、履职尽责促脱贫、为民服务解难题,在建强基层组织、促进产业发展、推动精准扶贫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的驻村帮扶成果。

掌握村情,工作走心走深走实

**同志把了解掌握村情作为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切入点。**村辖12个村民组,户籍户1026户2649人,其中常住户345户1056人。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6户143人,已脱贫54户141人(稳定脱贫3户9人),未脱贫2户2人。全村总面积10.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2万亩、草牧场面积3.7万亩、林地3万亩。**村属农区,主要以农业为主,主导产业是玉米、葵花、高粱等作物种植,特色产业是尖椒、豆角种植,食用菌(香菇)栽培处于示范引领阶段。养殖业方面,有5户养牛大户、2户养羊大户。驻村以来,他主动与广大村民结交结缘,下组了解村情50余次,入户了解民情200余次,

正所谓“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驻村就要掌握村情,工作就要走心走深走实”。

建强基层组织,加强党的建设

驻村以来,他组织召开两委班子建设专题会议4次,在工作中切实加强班子**协作,注重挖掘班子成员内生动力和整体工作合力,强调个人能力素质提升,努力打造凝聚力强、向心力强、战斗力强的新一届“两委”班子。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他认真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和组织生活会制度,坚决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坚持谈心谈话制度,积极开展党员民主评议,积极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做到党员教育培训全覆盖。借助“主题党日”、“智慧党建”和“学习强国”平台,他全力抓好全村党员干部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突出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倾力做好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转化工作。乡党委政府从旗委组织部争取到35万元项目资金,在**村新建320平方米保鲜库1处,迎接了旗市两级组织部门对整顿转化工作的考核验收。

推动精准扶贫,促进产业发展

他坚持脱贫不脱帮和入户帮扶,切实做好所驻村和帮扶责任单位的沟通衔接工作,积极协调落实3万元帮扶资金,组织开展帮扶责任人入户帮扶工作,落实“四不摘”政策,积极配合“两委”班子做好清零达标和动态调整工作。秋收结束后,与乡包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一道,深入各户核算年度人均纯收入,12户未脱贫户脱贫10户,剩余2户2人未脱贫,认真做好扶贫统计上报工作。他以“两不愁三保障”为目标,协助“两委”班子完成了1户(尹广起)危房改造和1户(岳金玉)安全饮水建设项目。驻村期间,他积极宣传党的扶贫政策,走家串户访疾苦提高群众满意率,鼓励贫困户树立信心、激发内生动力、用好党的扶贫政策、积极参加技能培训、积极参加生产劳动。落实金融扶贫政策,**村100余户借了“e农贷”,坚持户借户用户还。**年,**村几名村干部利用2个废旧蔬菜大棚建起了香菇棚,投放了20800枚菌棒,在起步时间晚、菌棚不规范、管理经验不足的情况下,纯收入达4万元(每个棚2万元)。广大村民竞相到菌棚观摩,亲眼目睹了香菇栽培带来的红利,普遍认可食用菌这个发家致富门道。驻村期间,乡党委政府领导多次到村里宣讲食用菌产业发展前景,鼓励**利用好独特的气候与区位优势。他与村干部一道到**村沟门组就食用菌栽培技术进行了4次考察学习,通过乡领导联络更有幸接触了**农业大学郭院长、张书记两位专家,真真正正学到了知识,弥补了指导产业发展方面的短板。乡党委政府的支持、村干部的引领、保鲜库的建成,使食用菌产业既有后盾,又有保障,广大村民信心十足,初步统计村民将自建菌棚32个,有的农户已开工建设。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去年9月下旬向旗扶贫办报送了食用菌建设项目方案,计划今年在**村建110个菌棚,总投资近400万元,以发展村集体经济,促进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心系群众送温暖,为民服务解难题

担任“第一书记”以来,他经常深入到农户家中,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和存在的困难问题,坚持心系群众“送温暖”、为民服务解难题。

**年,乡村两级干部为贫困户尹广起实施危房改造(新建)项目,他到**沟组为老尹选了房基地。他关注老尹已好几年了:老尹与老伴胡广英是后组建家庭,二人都60多岁了,无婚生子女。**年,老尹秋收时用马车拉庄稼翻了车,砸坏了脊椎和锁骨,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胡广英阿姨患有严重的过敏症,到沈阳也没查出过敏源,并且无劳动能力,每年还要花费很多药钱。危改期间,有一次他去看施工情况,老尹向他说:“房子快建好了,但还有个难处,就是没钱买管子引自来水……得500块呀!”面对老尹和胡阿姨的愁容,**从兜里拿出500元钱,说“这个钱我出了,我盼着您俩早日搬进新居,结束找房住的日子”。胡阿姨接过钱,眼里满是泪水,老尹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但是,第一书记的心里却舒坦了许多……

达莱营子组孙秀发因病偏瘫,**与村干部及时把轮椅送到了他家。秋季开学之际,他为6名留守儿童购买了部分学习文具。**组管树军的妻子艾清丽因患心脏病住院花了十几万元,家庭生活拮据,他从旗红十字会为其争取到1500元大病救助资金和粮油等物资。

他以村为家,与村干部们同心同德、通力合作,与两委班成员结下了深厚的工作情谊。他驻村爱村,出资3500元,为村委会购置了台式电脑1套,并从自己家拿了旧打印机1台,改善了村办公条件。

**认真履行工作队长和第一书记职责,在脱贫政策宣传、开展精准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发展集体经济、加强法治教育、建强基层组织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恪尽职守,履职尽责,在脱贫路上真正发挥了驻村干部应有的作用。

【篇二】

一位作家描述道:“**草原上的天空,一直都是蔚蓝色的,跟海一样,深沉而且浓洌……,仰天之弥高,远处可见接天之痕,有冲动如鲠在喉”。

生活在**草原的人民,更深知,大自然献给草原的最大恩赐,是蓝天上那轮金太阳,**纯净明亮得无与伦比,荡涤和滋养着人们那蒙尘受伤的身心……

多年来,这里的人们口口相传着一个人的名字——**。他是**市“吕氏中医”的掌门人,1960年出生,**年11月,在斯里兰卡科伦坡,经过以国际考核标准现场诊疗技术严格考核,获得《国际交流医科大学》颁发的“世界传统医学”博士资格证书(注册编号1**29ma)(注:按照medicinaalternativa宪章,theopeninternationaluniversityforcomplementarymedicines“国际交流医科大学”颁发,是国际公认的传统医学权威组织及机构)**年1月25日,**博士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授予《国际注册特色诊疗高级执业医师》**博士继承祖传中医“三绝技”(号脉、针灸、中药),“他行医40余载,凭借祖传‘三绝’治愈国内外疑难杂症患者已不计其数。他主动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对因病致贫、返贫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进行医疗扶贫。三年来,吕氏中医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捐助医药治疗费用达四百余万元”——《爱我**(新闻晚餐)》在**年10月25日如是报道。

**博士从童年开始就受到父亲的严格训练,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中以好善乐施为平常心念,以救危扶贫为天职。从他17岁独立行医伊始,在**用针灸一针就挽救了一位气若游丝、昏迷不醒、生命垂危的“克山病”患者的生命,在当地引起轰动。“得救后,这位患者就一个头接一个头把脑袋都磕破了,血都流下来了。就这样感激我。这震惊到我,也感动我了。我才意识到中医这么神圣啊,这个救命就达到这么重要程度”从此,他更加坚定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义无反顾地承传中华民族悬壶济世的医道精神。

近三年,他带领吕氏中医积极参与**市政协、妇联,科区扶贫办、开发区党工委、**市及科区扶贫促进会等单位组织的走村串户精准扶贫活动,救助人数逾千人。仅**年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他就跟随精准扶贫队伍行程1500多公里,对政府建档立卡因病致贫的精准扶贫对象,免费诊治各种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及危重病,已达204户402人,1000多人次,其中的感人的事迹不胜枚举。比如:

**电视台**年3月24日视线栏目首播、**新闻等媒体报道:周振武先生曾经在对越自卫战中荣获三等功。于97年因企业转制而下岗。其妻子于**年患脑瘤肢体瘫痪,手术后18年以来,因刀口一直不愈合而流脓淌血,经过吕大夫一个月的治疗使患处封口。其女儿小学三年级时得脑炎后落下频繁发作的癫痫病,已经17年,生活不能自理,经过吕大夫三个多月的治疗,目前已经有两年的时间没犯过病,洗衣做饭,照顾母亲,样样都能做得很好。因妻女多年的沉疴缠身,使这个家庭堕入特困状态。吕大夫完全自费为其妻女治疗,仅中药费就花去了26.4万余元,同时还组织爱心人士包括他自己捐现金近万元。现在周振武先生终于能够安心出去赚钱养家,“活的又像个人了”他带泪的脸庞绽放出久违的笑容……

**商报**年6月4日第6版,**日报**年6月28日第9版等众多媒体报道:**刚先生是扎鲁特旗香山镇五道井子村农民,**年初,44岁的他罹患了肝癌,曾到**301医院、**肿瘤医院等各大医院医治无果,**年11月12日见到吕大夫时,已是肝癌晚期并出现转移,症状为肝胃大出血,肝腹水,生命垂危。他上有老下有小,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外债30多万元,是当地政府建档立卡精准扶贫的对象。经过吕大夫半年多的全力救治,至今已无生命危险,日常生活及远途出行完全自理,吕大夫为他花掉中药费32.6万元。

**日报**年6月28日第9版晨刊报道:**县**镇**女士的女儿**,六岁时被确诊为白血病,八年以来一周一次化疗,半年做一次骨髓穿刺,靠定期输血维持生命,因此债台高筑,实在难以为继。**年2月与吕大夫相识,经过近一年的治疗,不再靠定期输血维持生命,经医院检查报告显示,血小板各项指标明显好转,每天上学精力充沛。吕大夫为挽救小**的花季生命,独自付出医药费63万余元。

此外,他在参与精准扶贫之外,多年来还成功为97岁的老红军、因病休学的莘莘学子、85岁以上的老年人、特困家庭等数百人医治好了多年的顽疾却免收医药费达数百万元;
特别是今年,他规定自己每天免费治疗五个享受低保待遇的病人。有记者问他为什么?他答:“这有病的人贫困的多啊,多啊”今年中秋节,有一位患者在就诊时,看到吕大夫从早上一直忙绿到下午两点多钟,没空吃午饭,他就着白开水吃了一块月饼后,马上招呼员工跟他出发到乡下的精准扶贫点,这位患者就忍不住劝他说:你好好吃点饭再去也不迟啊?午饭的营养对健康很重要啊。他却回答:不行啊,好几十人等着呢,早去一会就多看几个人。员工们说:吕大夫对待那些贫困患者真是像亲人一样精心,用的药都很贵,用野生的,有的药材都论克卖,每克都上千元呢。有的药是父辈早年留下来的底子,没有多少了,现在有钱也买不到,他也舍得用啊。他不知疲倦地奔波,我们年轻人跟他跑得都直喊自己快累死了,他却从不叫苦叫累。

**博士常对身边的人讲:挣点钱够吃够喝就行了,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古今中外莫不如此。要尽自己的能力多帮助那些困苦无助的人。

**年10月17日经济日报《伟哉,中国扶贫》“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和底线目标,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博士深有感触地说“我曾经跟随父亲走过大半个**,吉林**和**大地也到过很多地方,见了太多因病而贫困、生活举步维艰的人。我们要感谢习总书记党中央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策略,这给我们提供了帮助更多人的机会。更宝贵的是,习总书记党中央对中医药事业的重视、保护和支持的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这就像草原上的**照进我心底,我们的心胸也要像蓝天那样宽广,为国为民发一分光、尽一份力”他的前半生就是这样做过来的,在**草原感动了无数人。

国家富强,民族**,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人人受益、人人有责。愿我们以**博士为榜样,更加以拼搏的精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为伟大的中国梦增光添彩!

【篇三】

生活中,总有一些温暖人心的故事不断上演,让我们感动,诠释了“人与人之间是友爱和谐的”这个朴素而平凡的道理。

17年来,她不求任何回报,用爱与坚守照亮了贫困孩子及孤寡老人的心,更诠释了无私奉献的深刻内涵与真谛。

她叫**,民进会员,是**威迪亚工具有限公司总经理。

**下半年的一天,一位朋友的一番多年来在贫困儿童及孤寡老人资助路上的感悟,深深感动了她。

多年后,她回眸过往,感慨万千:“朋友做的事业,不正是多年来埋在我心底的梦想吗?我当时就发下心愿,要用自己的行动,将这股暖流传递下去,让它温暖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人间的挚爱与温情!”

从此,**的人生轨迹悄然发生了改变。

为了让更多的贫困儿童能够走进校园,让孤寡老人能够安度幸福的晚年生活,**投身到爱心助学、捐赠的活动中。

17年来,**一直奔波在爱心的路上,她的足迹踏遍了**市**小学、**小学、**小学、22中分校,熟悉每一所学校周边的偏僻小路。

谈起她资助的孩子,最让她放心不下的就是**小学的小**,她的父亲意外去世,妈妈再嫁,她和瞎眼奶奶相依为命,突如其来的灾难压在了一个本该是快乐成长的小女孩身上,如此贫寒的家境令**震惊,这个小女孩的命运从此让她牵肠挂肚,一直关心着她的生活,关注着她的成长。

她在日记中写到“调查完资料回来的这一个月,我一直对她放不下心。村里上小学的就孩子一人,她每天从家到学校都要翻过一座大山,山上被茂密树林覆盖,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孩子早上去学校晚上放学再回家,中午自己带些干馍馍充饥,由于长期缺乏营养,孩子面黄肌瘦,十几岁的孩子还没有城里八九岁的孩子个头高。最让我放心不下的,就是那来回几十里的山路,夏天有暴雨闪电的时侯,冬天有大雪封山的时候,孩子该怎么办?冬天天亮的迟又黑的早,孩子来去一个人……”。

文字并不华丽,但就是在这简单的言语中,我们读出了这位爱心人士的深情厚谊和对贫困儿童的无限牵挂。

有时她工作太忙,没有亲自去山区,她就把问候送去,把学习用品和老人的柴米油盐寄到山区里去。

**记不清多少次路过那些贫穷的小村庄了。

她只要经过一个小村庄,就会下车把文具分给孩子们。这些小村庄平时很少有车辆经过,孩子们看到车会围上来,好奇地看着她。

孩子们都很害羞,不敢主动和她交谈。但总会偷偷地瞄她一下,又生怕被发现,马上就把头低下,不停地搓着小手。当她分发文具时,孩子们爱不释手,红扑扑的脸上绽开了灿烂的笑容。周红说,她一路上是感动过来的,每当看到孩子们如花的笑容,她就觉得很满足了。质朴的村民们则对**送去的文具、服装、新书包、日用品纷纷表示感谢,用拥抱和微笑来表达内心的感激。

走进孤寡老人以及贫困家庭,给他们带去必要的生活用品,这也是周红坚持了十多年的善举。

“敬老、养老、爱老”本来就是中国传统美德,而我要做的不仅仅是记住这些传统美德,而且要将之付诸行动。我希望通过我的行动,吸引更多的社会目光关注老年人群体,鼓励和带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关爱老人、尊敬老人、扶助老人”的行动当中来,共同关注老年人群体,支持老年人事业,切实有效的改善老年人生存环境,提高老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尤其是残疾、孤寡、贫困的老人,让辛苦忙碌了一辈子的老人们,真正感受到了社会的关怀,体会到“夕阳无限好”的美好展望。”**如是说。

刚开始,**投入到爱心助学、走进孤寡老人以及贫困家庭活动中时,每逢周末要下乡走访、发放物资,被撇在家的孩子、丈夫都有些不理解。

随着时间变化,家人们被她对爱心事业的坚持和执著打动了。

**坦言自己对家人心存歉疚,17年来,很少陪丈夫孩子出去旅游过。

如今,她的家人以及同事、朋友都从“默默观望”转变为“大力支持”,她的爱心吸引了众多朋友加入,身后的爱心人士和团队也越来越多。

**说,每每看到孩子和老人们灿烂的笑容,她内心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就增加了一分,这给了她继续走下去的力量。

谈及未来,**表示,

随着国家脱贫工作的深入推进,一些贫困地区的学生的家庭条件有了好转。

她的最大心愿就是早日看到这些贫困学生都能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自己早一天“失业”,她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

【篇四】

我叫**,是**乡**村的驻村第一书记,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和精准扶贫户**一家的故事。

**,74岁,家庭人口5人,家住**区**乡600年屯兵古洞的**村**山脚下,**年因缺资金而被识别为精准扶贫户。

每一次,走进**家,我的心情就显得异常的沉重,他家特殊的家境情况,使我禁不住每天都要去走访去看看,除宣传国家扶贫政策外,更多则是陪老人家说说话、唠唠嗑。这样,我心里才更加坦然、踏实和放心!

俗话说,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失去亲人和朋友。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便是**老人最大的不幸。**年他的儿子李俊外出务工遭遇车祸,由于伤势严重,失血过多,经过几天几夜的抢救还是没能挺过来,最后抛下双老以及妻子、两个儿女撒手人寰,家里的顶梁柱就这样没有了,这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儿子的不幸,家庭的变故,使两位老人一度昏晕过去,一夜间苍老了很多,其儿媳精神更是受到严重打击,哭得死去活来,从此神情恍惚,一蹶不振。

每一次来到他家,老人都要谈起他儿子生前的事迹,言语里,仿佛儿子还活在人世,似乎刚刚才外出家门。老人的内心我非常明白,每一次我都会耐心地陪在老人身边,静静地聆听着来自两位老人内心的哭诉,看着他们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时,我都会搀扶着他们回房休息,并不断的安慰着两位老人,有时也会忍不住转身擦拭自己眼里打转的泪水。

我记得,有一次与老人家聊了很长的时间,正欲起身离开时,**的老伴**(**)一把拽住我,硬是要留我吃了晚饭再走,从她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一个母亲对儿女的无限关切和依恋,从她欲言又止的表情,我看得出来,她已完全把我当成了她的孩子。**话未说完,却早已潸然泪下,“何同志,你就吃了再走吧,吃顿饭不会耽误你工作吧?你不吃,我老人家放心不下呀......!”

“如果不是你们来帮扶,如果不是政府来救济我们,我们一家都不知该咋活,现在我们生活有了保障,但我唯一放心不下的是我两个孙子,他们的爸爸去世了,妈妈现在精神又出现问题,我与他爷爷年岁已大,一旦有个三长两短,我孙女正在读初中,孙子才两岁,我不知她姐弟俩以后咋办......”听着老人的这番自言自语,却又感觉像是在等着我回答,顿时间,我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也不知哪来的勇气,毅然安慰老人家,“嬢嬢,你放心,有党和政府,虽然你儿子走了,我现在来帮扶你家,以后我就是你儿子......”。听完我的回答,老人家早已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从此以后,我对我的帮扶户**家多了一份牵挂,多了一份亲情。只要我们工作队进入寨子,老人家见到我,就会忙不迭的把饭做好,打电话等着我回家吃饭。而我只要两天不去他家,我心里就发慌,总是想着老人家现在在做什么,很想去看看。有一次,寨上修公路水管被挖断了,村民们就没水喝,我听到以后很是着急,担心两位老人没水喝,急忙打电话给他们,关心他们有没有水喝,当听到电话那头说自来水已经接好时,我悬着的心才落了地。后来,每次来寨上走访,我都要亲自去他家,看看他们生活上有没有困难,当看到米缸里还有米,水缸里还有水时,我才会放放心心的离开。

在脱贫攻坚战场上,还有很多像**一样人生遭遇困境的贫困群众,作为一名帮扶干部能给他们带去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给予他们温暖的陪伴,让他们生活多一些幸福,这就是我做的最有意义的事。

【篇五】

“小柴这人讲话做事比较实在,帮我办了好多事情,别看他戴个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但做起事情来,可是猛得很。”谈起联系自己家的帮扶干部,**市****县**乡**村大上组贫困户**就不由自主地称赞起来。

向大爷口中的小柴,正是**乡纪委专职监察员**。**年刚参加工作,**就被镇里安排负责帮扶7户贫困户,**老大爷家便是其中一户,这一帮就是两年多。

对于刚开始参加工作的蔡江海来说,结对帮扶确实是个新鲜事物,认为就是走走看看、混个脸熟、与群众聊聊天就行了,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当第一次来到**家走访时,就被泼了一盆“冷水”。

“谁来帮扶都是一样,反正我家一样政策都没得享受,什么也不要说,拿点实在的出来,不然请回。”还没等**开口说话,**就噼里啪啦一通,让刚参加工作不久的**第一次上门就吃了“闭门羹”。

“空穴不来风,向大爷这样的态度肯定是有原因的。”走出**家后,**虽然有些委屈,但并没有气馁,他立即做起了“功课”。

通过与村干部交流,**得知**老大爷家有个女儿已经出嫁很多年,现在只有自己和老伴两口人,由于年龄大,腿脚不怎么灵活,地里的活都是老伴在打理,**只能做些轻松点活儿。女儿出嫁后,很少打电话回来,向大爷的内心便越来越孤独……

了解原因后,**便“对症下药”,决定用真情实意打开**的“心门”。

第二次走访,**便“厚着脸皮、赖着不走”,在坐等**夫妻俩将“怨气”撒出来后,便主动索要其女儿的联系方式,并通过微信让两老和女儿视频见面。看到了许久未联系的女儿,夫妻俩热泪盈眶。

这件事后,**两老的态度渐渐改变,有时候还主动跟**说起自家的困难,**也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记录了下来。

就这样,**用真心实意走进了**心里,结成了“穷亲戚”。

虽然与**拉近了关系,但**认为,这只是帮扶的第一步,要想让他增收脱贫还得从发展产业着手。

经过深思熟虑,考虑到**一家劳动力不强、技术薄弱,**因人施策、因地制宜,动员两老种植辣椒和搞养殖。

“养殖没有问题,我们每年都要喂猪、喂牛,种植就更不在话下了。”说起搞养殖,**很来劲,非常有激情。

说干就干。**年,**积极与村里沟通,帮助**申请了养殖产业补助。可当圈舍维修好后,**却为买不到猪苗而发愁。

正当向家两老一筹莫展时,**送来好消息。通过多方打听,他在隔壁坪窝村联系到了猪苗,并连夜购买了2头猪苗,送到两老家中。最终,在**的帮助下,**就用买来了2头猪和1头牛搞起了养殖。

“我有低保,有养老金,喂了2头猪、1头牛,村里每年还有产业分红……”数起家里的收入,**心花怒放,逢人便说国家政策好,多亏了帮扶干部,自己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更令**高兴的是,今年2月,老伴成为了村级卫生员,有了稳定的收入。

“只有打开群众的心门,才能将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蔡江海表示,结对帮扶让自己褪去了稚嫩,变得成熟,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全心全意做好结对帮扶工作,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