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光阴荏苒,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中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又一年了,这一年里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遗憾,但我最大的感受,却是充实。管理班级,是一项非常琐碎的工作,它不仅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与细心,更需要教师的创造精神。因为,我们是一群与心灵打交道的人,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充满创造力的青年。下面是我在德育工作中的几个小案例,我记录下来,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以身作则
案例:一个班级,教室整洁卫生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尤其是保洁工作,我班刚进校时,经常是下午才做完教室卫生,上晚自习时就很脏了,瓜子壳、纸屑随处可见。为此,我没少到班上宣讲卫生和保洁的重要性,可还是有学生不能约束自己,怎么办呢?我想除了硬性的规定外,以身作则也是一个好办法。我一有空就到教室走走看看,发现有垃圾,就主动用扫帚扫一扫。有一次,一块橘子皮在两个同学之间,我提醒其中一位,可她却不假思索的回答:“不是我扔的!”这话听起来滋味不好受,愤怒归愤怒,我笑看了一下大家,说:“没关系,不就是一块橘子皮嘛!”我弯腰捡起并慢慢走到垃圾桶边扔掉。“我很高兴,××同学不乱扔垃圾,这是好习惯,值得表扬哟!”很多同学都笑了,那是会心的笑,集体的力量和老师的以身作则让这个同学感到了羞愧,从那以后,同学们都在积极地改正。现在,我基本不过问班级的卫生了,因为大家已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保洁习惯。
分析:作为老师,身教益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更何况这个榜样是自己的老师呢。
二、切忌主观想象
案例:一次,我召开班级干部会,大家都到齐了,就体育委员一人未到,等了十分钟,终于来了,这个学生近几次开会都迟到,我很生气,当着其他班干部的面不客气地说:“你到哪里去了?再迟到,撤掉你的体育委员职务!”这个同学很委屈的说:“老师,你让我下课后给体育老师交班级学生花名册的嘛。”我的脑中“轰”的一下,是呀,是我让他去完成这件事情的呀,刚才一忙,就给忘了。我知道错怪了他,连忙给他道歉,他虽没再说什么,但我看得出他心里还是感到很难过的。
分析:都说“眼见为实”,可我亲眼所见,还是错怪了学生,这是深刻的教训,现在的学生自尊心都很强,一旦你伤害了他,就不容易愈合,我们作为教师在批评学生之前一定要好好想想,事情弄明白了吗?我批评得有理有据吗?千万不能凭主观想象就草率处理。如果学生和你产生了对立情绪,那么我们的教育工作就更难进行了。
三、恒心、爱心和耐心
案例:我班有几个成绩后进生,平时他们上课总爱打瞌睡,作业总是做不完,或者干脆不交,作为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我大伤脑筋。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和这几个学生打心理持久战。我找他们谈心,告诉他们只有认真完成作业才能提高学习成绩,学习并不是难事,关键要靠自己平时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开始在课堂上关注他们,用自己的眼神提醒他们认真听课,必要时语言提示,及时鼓励。他们的作业我时时跟踪,要求课代表负责,我随时检查,如果他们作业做不完,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补齐,否则留下来我陪他们在办公室做完。遇到不懂的问题我耐心讲解,渐渐地这几个学生明白了不做作业是不可能的事,只有认真完成作业才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认可。看着他们认真的做作业,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分析:十个手指伸出来都有长短,班里的学生也一样,总有几个后进生,这是很正常的事,但不能因此急躁厌烦,更不能听之任之,班主任的恒心、爱心和耐心是改变他们不良学习习惯的一剂良药,只要你坚持付出,就会有欣慰的回报。
四、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
案例:我刚接任一个新班级的班主任,师生之间都很陌生,学生虽然表面不违抗我,但心底里并不佩服我。怎么办?除了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外,我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余活动,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亲自编排并指导学生跳礼仪操;和学生一起学习大课间操,带领学生刻苦练习;为学生黑板报出谋划策……。慢慢地,我这个班主任逐渐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有一次,无意间听到学生在议论:“这个班主任老师还挺全面,真让人打心底里佩服!”听到学生这样的评价,我的心里充满了幸福感。
分析: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策划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班级工作的核心,是联系各科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桥梁,可以说,班主任的素养正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关键。因此,班主任更应注重内在的气质、风度、学识、修养和心理品质等的提高。
近十年的班主任工作,可说酸甜苦辣样样滋味皆在其中。尽管工作尚不够尽善尽美,但我已尽心尽职。我总想,只要每个班主任能够以爱心、细心、耐心去面对工作、面对学生,不断创新,就“没有过不去的关”,“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篇二】
有人说教无定法,学无定律,但对于班主任管理工作我却认为“管”有定律。
案例一:语文课上的歌声
案例:语文课上,我正在讲授课文,忽然听见有个学生在课堂上小声的哼唱歌曲,虽然听不真切,但已经打扰到旁边同学听课,旁边同学“敢怒不敢言”,因为该生是班中的一个“混世魔王”,平时不要学习,是一个“师见师烦”的麻烦人物。
分析原因:一是教师授课内容枯燥,引不起学习的兴趣;第二种可能是讨厌上语文课,故意捣乱;三是初中养成的不良习惯,一时改不过来;四是家庭原因,无心学习,在学校只是“养养个儿”;五是叛逆心理的原因,越是学校规定不能做的事情非要去做;六是想引起老师和学生的注意,维护自己可怜的、扭曲的“自尊心”。
教育策略:首先,面对学生所犯的错误,我们要有一个平和、宽容的心态。所以,当时我没有动怒、也没有大声的斥责、更没有将其轰出教室门外。而是走到这个学生跟前,认认真真的听他哼唱,了解歌词大意。其次,不要当众责罚学生,十六、七岁的孩子正是心理逆反期和“自尊心”超强的阶段,处理不当会适得其反。鉴于此,我采用以下的方法。我请这位同学站起来,我用的是“请”而不是“命令”;第二步,请这位同学大声的再唱一遍刚才哼唱的歌曲;第三步,说明自己这么做的原因,不是责罚,而是帮助老师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第四步,从音色、音域、模仿力、表现力、感染力几方面点评学生唱歌的表现;第五步,引导思考,如果将唱歌的实力放在学习和其他事情上,你会如何?如果所有的同学都能向他一样把放在音乐上的精力用到学习上,班级会出现什么样的转变?第六步,请同学现场讨论这个问题,并作答;第七步,感谢这位同学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好的讨论题目,同学掌声表示感谢。
案例当时结果:犯错的同学由开始的抵触到逐渐的“熄火”、到参与讨论,最后在发表自己的观点时真诚的跟老师和同学道歉,态度诚恳;同学们由质疑到认同、到积极参与讨论,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案例结果的后续发展:该生课后找到我再次非常真诚的道歉。后来语文课上,该生能够记笔记,认真听讲,还经常回答问题,主动帮我拿教具等。直到现在该生已经是一家外企的销售经理了,但我们经常保持联系。通过这件事让我意识到班主任处理问题不能以硬碰硬,而是应该采用迂回战术,达到最终的目的。
案例二:分班风波
案例:因为班容量过大,学校决定分班,我担任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分班的时候,同学间虽然有些依依不舍,但还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搬到了新的教室。但第二天早读前他们又将桌椅搬回到了原来的班级,可想而知,第一天出任班主任面对的就是空空如也的教室。
教育策略:攻心为上,以情动人,实例引导。
具体解决办法:我对他们说:“你们想知道我此时的心情吗?用两个字就可以概括——感动。你们的团结令我感动,你们的同学情谊更让我感动。看到眼前的你们,就像看到了学生时代的自己,你们现在的做法和我高一下半年分班的情况一模一样。”这时就听见有的同学说:“老师,我们的做法把您都感动了,学校也会被我们感动吧,我们不分班了吧?”听到学生这样的问话,我觉得我的机会来了,于是不失时机的说:“我记得当时我和同桌哭了整整四节课,饭都没吃,可最终她选择了理科,我选择了文科,第二天我们各自含着眼泪走进了新的教室。虽然分了班,下课我们还是经常在一起吃饭、做题、聊天,而且文理互补,我们各有所长,互补所短,两个人的成绩都显著上升,友谊也越来越深,直到现在。其实,人生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分别,有形式的,有实质的,而现在我们只是形式上的分开而已,一堵墙能挡住我们的友谊吗?我相信大家的回答是‘不能’,如果大家回答的是‘不能’,那么为什么就不能用一堵墙来检验一下我们友谊的坚固性呢?而且学校的做法对我们是有利的,是为了更好的提高我们学习的效率,你们可以试想一下未来,如果因为你们学习成绩的差异,到了工厂有了待遇的分别,你们会不会埋怨学校,到那时再想到分班的好处就为时甚晚啊。希望同学们放远眼光,为自己的未来,也为以后更加长久的友谊考虑一下,第一节上课前我想听到你们的回答,当然,最好是用行动来回答。”说完这些,我微笑着离开了教室。
如我所愿,我的学生回来了。
上述两个案例,一个是个体、一个是群体,虽然处理方式不同,规律可窥一二,即真情下的迂回战术。摘去有色眼镜,用真诚的话语去与他们交流,用真挚的情感打动他们,让他们真切的感受到“老师真的是从我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为我考虑问题”,这样,在调皮的学生都会在真情下被感化。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说:“对孩子的热爱与关怀,是一股巨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立起一切美好的东西。”请让我们用这“美好的东西”作为法宝,指引班主任工作吧!
【篇三】
爱是促进后进生转化的“灵丹妙药”。那年,我接了一个后进班,应对这些学习成绩差,又不守纪律的学生,当时我不知所措,也无从下手。当初,我采取的还是以前的老办法:对违纪的学生给予严厉的批评、罚站、停课、叫家长到校等来压服学生。这些简单、粗暴的方法,虽然制服了一些学生,但班级工作总体转化效果不明显。经过多次反思,透过阅读有关班级管理方面的文章,虚心向老班主任请教,个性是经常学习《班主任之友》上的有关文章,使我大开眼界。从此,我决心改变以往的管理方法,以爱来感化教育学生。
有一次,一位教师在上课,我在教室外观察学生上课状况。班上一片吵闹声:有的敲桌子,有的哼小调,有的拿粉笔乱扔乱投,有的走下座位……当时,我真想冲进教室把不守纪律的几个学生拉出来狠狠惩罚一顿,给他们一点厉害看看。但我没有这样做,我克制住自己的感情。
班会上,我把上午看到的课堂状况描述了一番。学生预感到:班主任立刻要严厉教训那几个不守纪律的同学了。此时,我看着那几个上课不守纪律的学生,他们纷纷低下头,等待我的处罚。但是,我这次并没有教训那几个学生,而是心平气和地分析上课不守纪律给自己、同学和老师带来的危害。然后,我给同学们出了两篇作文题:《假如我是班主任》、《和班主任老师谈谈心里话》。
两天后,作文交上来了。作文里,大多数学生写的是真情实话。他们反映出自己的苦恼和要求。
有的学生反映:“我的成绩不好,有的老师说我像驴一样笨,伤害了我的自尊心。我们成绩差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爱”。
有的学生说:“我在家里常遭父母的打骂,在学校又常挨老师的批评,我家里家外不是人,其实我也想好好学习,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我多期望家庭多给一点温暖,老师多给一点关心啊!”
还有个学生这样写:“有一次,我因生病发烧而迟到,班主任不分青红皂白地说:‘你又去玩电子游戏机了!’并且严厉地批评我。我不服,老师伤害了我的自尊心。从此,我就破罐破摔,事事和班主任对着干,大不了我回家,不读书罢了。”
我对学生们反映的状况和提出的要求,逐个进行了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之后,我分别召开了学生座谈会和学生家长座谈会,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找学生谈心,个性和那位被我误解的同学谈心。我还在班会上说,那次不就应不经调查而错怪了他。从此,那位同学逐渐改掉了不守纪律的毛病,成为礼貌守纪的标兵。
为了促进后进生转化,我从爱出发,从情入手,进行了多次家访,使家长们配合做学生的思想工作。
有一次,我班有个“调皮大王”生病了。晚上,我骑自行车去看望他。他看到我不辞辛苦来他家看望他,激动得热泪盈眶。家长也很感动。从此,这位学生改掉了很多毛病,成为班级守纪律和学习的楷模。
我还多次召开任课老师和学生座谈会,请任课老师和学生们交心。教师们根据我班的状况表示愿意从基础抓起,这样师生的思想得以沟通。老师的爱和情像春风一样,吹暖了每个同学的心灵。得到老师理解和关心的同学们,在愉快中学习,在充满温暖幸福的环境里茁壮成长。一年以后,班级的面貌彻底改变了,后进班级帽子被扔掉了。
德育案例点评:
巴特尔指出:“爱和信任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教师载有爱和信任的眼光,哪怕是仅仅投向学生的一瞥,幼小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象……”
作为班主任,应对后进生,怎样把学生们带好呢?是批评不离口,压服学生,还是坚持表扬,以情和爱唤醒他们,促其转变呢?实践证明,后者是行之有效的。
要想使班主任工作获得成效,对孩子们的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会与学生到达感情相通,心理相容,构成友好、愉快、简单、和谐的人际心理气氛,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班主任工作。
“爱”是促进后进生转化的法宝。教师对学生,只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给他们温暖和耐心的疏导,以诚相待,并且付出心灵的关爱,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心悦诚服地理解我们的教育。尤其是促进后进生转化,爱更是“灵丹妙药”。
【篇四】
上个学期,作为班主任我第一次接手一个班级,共有学生54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26人,男女生比例比较平均。但男生思想活跃者居多,学习目标不明确,纪律散漫;女生性格内向,有些女生不愿与别人交流,处于自闭的状态,也影响了学习兴趣,这些都加大了班级管理的难度。另外,班里基本上没有尖子,尾巴却是挺重的,这也加大了成绩提高的难度。于是,在这个大框架下,班里同学的问题也就相应的复杂一些。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很明确的一点是,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主体,教育的过程是师生之间不断交流的过程,既有各种信息的发出和反馈,又有情感的相互交流。教育学生的前提是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前提是了解学生。所以,一切当从“了解”开始。如果老师不能了解、贴近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会增加施教的难度。无数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创设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或教育氛围,是使德育“入心”、“入脑”的基本前提。而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就要尽力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感受着学生的感受。有这样一个学生思想态度的成功转化让我记忆犹新。
二、案例描述
我班里有位女生小陈(化名),平时性格较内向,很少与同学交流,课间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一个人在看书,也很少能看到她脸上挂着笑容;学习成绩在第一次段考的时候相对还不错,进了班级前十名,但是后来逐渐跟不上节奏,到了第二次段考的时候退步较明显,我想这可能也与她天天都闷在那里有关。于是我就试着去了解她,试图使她开朗一些,恰巧校运会的到来给了我这个机会。
校运会来临,班干部组织同学们报名参与,我的原则是每个项目都要有人参与,不求名次重在参与,一开始一些集体项目的报名如跳绳、踢毽子、接力等进展的都很顺利,但到了个人项目尤其是女生的个人项目如100米,400米,800米等就卡住了,于是我就让同学们推荐3位女生。同学们根据体育课的表现以及当时刚刚结束的体育测试成绩,推荐了3名同学,其中小陈就位列其中。当时我就想这是个机会,让小陈参加个活动,和大家多多接触,或许会开朗一些。另外两位性格较开朗的女生在同学们的起哄下很快选了100米和800米,最后剩下的400米小陈也就不太情愿的接受了。
到此我本以为这个事情告一段落了,到来晚修的时候,小陈的妈妈给我打来了电话,其实她妈妈也是小榄中学的一位老师,算是同行了。她妈妈说,小陈给她打了电话,说她非常不愿意参加400米,说她跑的并不快。我给她妈妈解释:校运会重在参与,并不是为了追求名次,同时我也向她介绍了她女儿的一些情况,并建议她鼓励小陈参与其中。在我们进一步的聊天中,我逐渐了解到小陈的父母很早就离异了,在单亲环境长大下的小陈,受到了母亲太多的溺爱,同时也养成了比较内向孤僻的性格,并且她还说小陈不愿意参加400米的真实原因是小陈认为同学们推荐她参加的原因是为了看她跑在最后,看她出丑。我对小陈的这个想法感到十分的震惊,劝说小陈的妈妈要鼓励小陈参与这次活动,与同学们多多交流,打开心扉。她妈妈也意识到了小陈性格的问题,欣然的答应了。
接下来我另外找了个自习的时间,从高中学习生活的适应方面开始和小陈聊了一次,简单询问了校运会的准备情况,缓解她的内心压力,并了解到小陈的眼睛有点斜视,总体谈话氛围力求轻松活跃。我很快重新为她安排了正对投影仪的座位,并特别安排了三位性格开朗的同学与她同组。并在接下来的校运会上为她特意安排了摄影的同学和几个后勤服务的同学,让她感受到这个集体的温暖和对她的关心。同时小陈的字写的比较漂亮,所以在校运会结束之后,我知会团组织书记主动邀请小陈同学参与黑板报的制作,让她更多的融入这个集体。渐渐的我发现小陈与别的同学交流多了,笑容多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篇五】
在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高中学生,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挫折,做为班主任要在生活、学习上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打造师生间的和谐共赢,与学生融合为一,一切为了学生。学生是孩子,允许他们犯错误,宽恕他们的过错,但不可纵容。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平等、友爱、和谐的集体环境。
有一年我带高一6班,在任这个班级班主任期间,我遇到一个学生,他的名字叫张强。这个学生性格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不喜欢与同学相处或与他们相处不密切。同时,在学习上也表现出努力不足,不能很好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经老师批评教育,却仍旧漫不经心,我行我素。我通过观察发现这个学生智力不错,完全有能力学好每一门功课,而且该学生没有不良习惯和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但就是不能集中精力,全心投入去学习,成绩也由来班时的30名后退到班级里的60名左右。后经过我与其他科任老师的帮助,与他谈心,沟通,给他心理安慰与疏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生终于在学习上、和同学的人际关系上取得了进展。成绩有所提高,性格也开朗了许多,结交了一些好朋友,我作为班主任心里很开心。
该同学的学习成绩开始并不差,他的头脑聪明,但用功不够,而是常常被自卑、胆怯、焦虑等自身因素所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该学生父母离异,在家是被爷爷奶奶和爸爸捧在手心里的,不完整的家庭给了他难以承载的爱。家长非常关心他的学习情况,对他期望也很高,但家长对他的过高要求,使他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负担,产生了某种恐惧感,太多的自卑、沮丧、无奈,给他的心理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本身性格内向,又胆小恐惧,害怕与人交往,学习没有快乐感成了他最大的特点。这与他的家庭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有很大的关系。让他解除心理枷锁,重拾自信。
在学习上,该生属于慢性子,上课注意力易分散,没有学习兴趣,不爱学习,害怕学习的那种。初中他的成绩还可以,进入高中以后,几次考试下来,成绩已下降到班级后几名了。经与科任老师交流分析,发现他学习上懒散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家长的鼓励,反而是不断的施压,老师教育也缺乏计划性,班级的同学也没有发挥良好的导向作用。因而,他没有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反而被同学老师忽视。到后来,自己就有点放任自流了。所以他上课越来越懒,越来越漫不经心,注意力不集中,无法静心学习。加上过去很少受到老师的关注,因此课后不想做作业,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上课听得懂就听点,容易的知识就学点,遇到难点的、听不懂的就放弃。他的成绩就这样越来越差,慢慢地形成恶性循环,最后沦为一名成绩后进生,丧失了进取心与自信心。
当学生常常被别人忽视的时候,他自然无自信,甚至产生越来越自卑的心理。要想让这些孩子转化,成绩固然很重要,但不是马上去只抓他的成绩提高。在跟家长沟通过程中,及时反映孩子的学习生活动态,既报忧又报喜,让家长知道孩子的每一点进步,树立其孩子的信心,让家长更尊重他的孩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先不去关注他的成绩,而是更多地关注他的思想倾向和他的行为动机。让学生排除成绩差这个诱发因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感情投资,多投入精力,一步一步地促使学生感知别人的期待,别人的接纳,从而从心里产生要积极进取的念头。这样,学生在无拘无束中转化会更理想。了让张强认识到自己是班里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同学们没有忽视他。同学会在他有困难时给予帮助,乐意与他交朋友。班里同学间互相谅解、宽容。这样慢慢消除了他的自卑心理,使他开开心心地融入这个班集体。同时我还经常教育张强:“要想同学喜欢你、接纳你,你首先你要喜欢同学、接纳同学,爱集体,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顾及他人的感受,做事之前想想是否伤害了同学。”该生经过一段时间后,由原来的自卑、胆怯变成一个轻松大胆、对自己充满自信、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的学生。功劳不是我一人的,应该说是大家的功劳。经过与家长多交流、班级内多举行一些集体活动、创设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并让家长能看到或听到、让学生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身边的同学、多和科任老师通力合作,孩子的心态变好了,求知欲强了,竞争性也就强了。如果一直这样努力下去,孩子将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