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
殊不知,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没准就错过学生的一辈子。
在我接的三(3)班里,有一个好动的学生,他叫xx,他人长得瘦小,好动爱讲话,还特别爱随地扔垃圾。他人很聪明,但是上课的时候总管不住自己的手。不是弄同桌,就是自己玩,有时一个笔头就能玩大半节课。跟他坐在一起的同学换了又换,有的受到他的感染,也都开始不同程度地违反课堂纪律、影响任课老师的课堂教学和情绪。对于xx,任课老师的反应最为强烈,他的行为不仅影响违反了课堂纪律,而且严重影响了教学进度和任课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他对任课老师的批评教育非但不能谦虚接受,而且还处处找借口,刁难老师。任课老师经常向我反映他的不是,也许因为我是班主任的缘故,在我的课堂上他还算能够“识相”。
我利用课余找他谈话,而他总是这里答应改,转头又管不住双手。有时趁课任老师上课,我到班里听课,他也能认真地听讲,不过最多十几分钟又开始动了。我也找家长多次沟通,共同教育,也无济于事。
有一天早上,他爸爸突然来学校偷偷地告诉我,孩子得的是小儿多动症。医生说吃药无利于孩子的身体,希望老师能体谅。我只能想方法去慢慢地改变他了。有一天早上正上着课,我发现xx在一张废纸上画画,尽管他这样做固然不对,但画却画得相当不错。抓住这个机会,我就让他展示自己的画,同学们都认为画的不错。跟着我向他提出如果在学习上也能这样出色就更好了。那段时间,他每天都认真地做作业(不过字体就不敢恭维了),我还是及时表扬他。还有一次,班里大扫除,他非常积极,抢着拿扫把打扫清洁,并用抹布把自己座位的周围打扫得很干净。我立刻就在班里表扬他,要同学们向他学习,看他多会劳动啊!打那以后,xx他扔垃圾少了,有时还看见他自觉地捡地上的垃圾。课间也没有和同学追打了,并能与同学和睦相处。后来,我又让他做了纪律小卫士,他非常开心,看到老师如此器重自己,xx的学习劲头更大了,成绩进步神速。
分析:爱心与赏识是实现成功转化的两大支柱。
1、奉献爱心,增其自信。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也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搞好教育工作,首先要有一颗赤诚的爱心,用爱的甘露滋润孩子们的心田,用爱心点燃一颗颗纯洁的灵魂。对于那些学困生,特别是留守的学困生,教师应给她们更多的爱,经常鼓励、帮助、督促她们,让她们逐渐增强自信心。
2、运用赏识,促其发展。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优缺点,学困生也并非一无是处,对于学困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哪怕是很微弱的闪光点,很微小的进步,我们教师也要及时予以引导肯定:尽量挖掘其闪光点,努力从赞美中去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使他们产生欣慰、幸福的内心体验,增强荣誉感、自信心、上进心,提高学习的兴趣与内在的动力。当一个孩子对学习有了兴趣与动力,他的进步就变得轻松、容易多了。
爱心与赏识,转变了xx同学,也给我这个班主任带来了无限的欣慰与快乐!
【篇二】
我班有个学生叫xx。我刚接这个班时,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
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
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须面对现实!我内心一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他无进步,或许是他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没有真正要做个他人喜欢的人的念头。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于是我再次找他谈话,谈话中,我了解到他心里十分怨恨二年级的班主任老师。我心里一喜,让他认识错误的机会来了。我轻声问他:“你为什么会恨那个老师?”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因为她常常批评我。”我顺着问:“老师为什么会常在课堂上批评你,你知道吗?”他说:“因为我常违反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你已经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说明你是一个勇于认错的好孩子,但是,这还不够,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好?”“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周悦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对周悦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其进步。周悦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教育他。有时,周悦同学也会产生一些厌烦情绪,说他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周悦同学说:要有耐心,慢慢来。后来,他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周悦同学的帮助。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他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甚至自己当起了值日生,劳动也更积极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会心地笑了。后来,有一次我找他谈话时,他说:“老师,周悦同学这样关心我,爱护我,帮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对得起她吗?”我笑着说:“你长大了,懂事了,进步了。我真替你高兴。”
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他取得了73分的好成绩。我为了鼓励他,奖给他一本日记本。奖品虽少,但能表示老师的一点心意。第二学期,他学习更努力了,在期中测试中,他取得了92分的好成绩。
一、以人为本,付出师爱
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xx这样特殊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二、以生之助,友情感化
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让xx同学与其它同学交朋友做起,和周悦同学一起坐,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xx的情况比较特殊,主要是自制力差,对自己的错误、缺点认识不足,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产生厌恶、憎恨心理。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与他谈心,与他交朋友,使其认识错误,树立做个好学生的念头;
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编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跟他坐,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
自己面批面改他的作业,让他感到老师的关心、重视……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通过一年的潜心努力,精心转化,终于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xx同学摇身一变,由“捣蛋鬼”转变为纪律委员,由后进生转变为先进生!他无论在哪里见到我,都会亲切叫上一声:“老师,您好!”我总是报之一笑,并说上一声:“你好。”
在更新教育观念的今天,作为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树立信心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愿:我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种,使每一位后进生都能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共同把后进生转化成为先进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篇三】
记得那是我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第五年,班上有个学生叫xx,胖乎乎的,能说会道,是个挺可爱的男孩。可是在学习方面他给人的感觉就没那么好了,上课时思想老是不能集中,做作业时动作很慢,老是磨蹭磨蹭,而且不肯动脑筋,回家作业经常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小组长每天都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他口头上答应得好好的了。可他就是“勇于认错,坚决不改”,他依然我行我素,毫无长进,每次我都要被他气晕了,我的心都快冷了,多少次想想还是算了吧,或许他是根“朽木”。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要尽最大的力量去转化他!我把心一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他无进步,或许是他没有明确学习目的,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没有真正要做个他人喜欢的人的思想。
为了转化xx同学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我先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好孩子的思想。于是我再找他谈话,谈话中:“你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讨人喜欢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朱倩)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伴的力量。事前,我先对这个女同学(朱倩)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督促他使其进步。朱倩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有时,朱倩同学也会显得不耐烦,说xx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朱倩同学说:要有耐心,慢慢来。后来,xx同学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朱倩同学的帮助。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他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感到由衷的高兴。我想,“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说得一点儿也没错,我们的孩子就需要用爱心和耐心去感化。
从这个教育故事我深刻的认识到,怎样做一个好的班主任。
一、以人为本,爱心感化。
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xx这样的孩子,要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二、同伴相助,友情感化
同学的帮助对他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 时胜过 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这样在转化后学困生工作中就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常言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落后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正确引导。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跟他坐,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从而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成为一个好学生。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班主任应以赏识的眼光和心态看待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孩子,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也正由于有了老师对他的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和提醒,才使他找回了自信。
【篇四】
年轻的我、毫无经验的我当上了八十多个人的班主任,面对着一个个性格各异的学生,面对着一位位家长殷切的盼望和嘱托,我摒弃了恐惧,丢开了羞涩,毅然踏上了那方讲台。
刚接手时,A班情况非常复杂,留级生、自费生很多,学生单亲家庭的也多,缺乏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学生更多,班上缺乏主动担当责任的同学,这一切的情况,我必须更加用心、更加投入、更加努力去进行我的班主任工作。
八十多人的班级,性格形形色色,各有不同,家庭环境也等等不一。在高一开学报到那天,非常忙碌,在拥挤的人群中,有一个家长报到填表的时候叮嘱我,要我好好管教他们家孩子B,当时我没在意,可是在大约一个小时之后,那个妈妈又来了,又再次的请我好好看着他们家的孩子,之后当天下午,那个家长又来了一次,内容还是相同的,我想到了,家长对孩子的在乎和关切是正常的,可是在第一天就这样三次找班主任说的,那这个孩子肯定有些什么地方需要老师特别在意的。当天晚上,我抽空给这位家长打了电话,家长只说了孩子B以前不太听话,让他们操了很多心,现在进了一中,只希望她能好好的学习。家长含糊的话语让我感到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就暗暗地在军训期间观察着同学。在一个周的军训汇报表演时,很多学生家长来了,其中一个家长私下拉着我说,千万不要让她家的孩子和B生在一起,因为B生以前中学的时候就打架、喝酒、逃课、抽烟等等,什么坏事都干了,初中三年换了三四所中学。我明白了为什么她的家长会那么多次的嘱托我,原来是一个问题学生。但是我知道,一般这些问题学生形成都有她的家庭关系或者其他一些事情,而这些学生通常身上也会有他们的有点,而且一般都比较重感情。我通过打听了解到该生B从小父母离异,母亲带着她再嫁,由于继父工作条件很好,继父的女儿又是个乖巧成绩好又能干的,她的妈妈又没有工作,对她的期望特别高,从小什么事都拿她和姐姐比,妈妈虽然心里是关心她爱护她的,可是因为期望太高,每次说出来的话都是你姐姐怎样怎样,很少有鼓励、关心的话语。
我正准备着找机会和她好好谈谈的时候,宿管老师告诉我说发现她们宿舍有人抽烟,油烟味,有烟头,但是没人承认。我知道这件事是她做的,于是我叫她到办公室,她的表情有些不在乎,有些无所谓,好像随时等着挨骂。我看着她笑笑,问她对高中生活有什么感觉,她说没什么,我对她说:“我听说你以前经常逃课,开学这一个月,你没有迟到,有两节晚自习和一节历史课逃课了,而且你你喜欢诗词,每个周的周记都在认真写,我觉得你还是有进步的,你自己感觉呢?”她没有回答,但我看得出她好像对我没立即进行说教不反感,听到我对她的评价,她还是有些高兴的。接着,我就着她喜欢的诗词聊了一些我自己的看法,我看出她眼里的欣喜。慢慢地,我又跟她谈到我以前刚进高中的迷茫,谈了我当年的理想和我的坚持,她对我说的话有了些认同,我问她有没有自己的理想,她告诉我,她的理想就是做翻译,带着家人去荷兰。我跟她说了很多我读高中时的辛苦,目的就是想告诉她,有梦想就需要努力实现,决不放弃自己。之后,我跟她又谈了一些家里的人,讲到我爸爸对我的严格要求,曾经和爸爸的吵架,再到一个人在外地上大学的孤独和无助,她听了这些沉默了,她在思考,很多不好的性格和习惯一时是无法改变的,得慢慢来,从让她的心里有些思考和想法开始。从那天开始,她爱来找我了,我在下午第九节课后到晚自习的这段时间经常和她在一起,有时我会就着她最近的状态和她聊几句,有时我会和她谈谈我们都喜欢的纳兰词,有时叫她和我一起看看同学们写的周记,一起分析班上其他同学的心里的矛盾和迷茫,我值日的时候,她会跟在我身后去查女生宿舍,直到十二点……慢慢的,B生很少再有迟到和缺席的现象,也没听到她抽烟的事了。后来有一次,她们宿舍因为小的误会和宿管生活老师吵了起来,家长被请来后,好几个女生在那哭,因为她们觉得自己委屈,可B生不一样,她也哭了,却哭着说,对不起,给老师添麻烦了,又让我们班出事了。她说,她哭只是觉得很对不起我,因为自己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对而导致给我带来麻烦。我告诉B生,你既然在乎身边人的感受,在处理问题时,就要多思考,考虑可能的后果,为自己和他人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B生的妈妈那天也哭了,她说,B生性格太倔了,经常不听话,和家长说话语气都是很冲,现在她能主动认错,会说出这样的话,她已经很高兴了。
我曾为学生迟到、缺席、不做作业而大动肝火;
曾为学生放弃学习而心焦烦躁;
曾为做不通学生的思想工作而苦闷忧郁;
曾为学生的不理解而心酸泪下……渐渐地,我意识到,爱学生,也许就是在他的牛角尖钻进某个问题中纠缠不清时,我还能微笑着帮他梳理;
爱学生,也许就是在他行为习惯和学习差的背后,真心去抚慰他残破不堪的自尊心,并勇于承担没能让他上进的责任;
爱学生,也许就是在日常教学中少讲大道理,而更多的是去做……
我愿做一个温暖的教育者,以爱心、真心、公心、慧心,真切地、平等地、理解地去爱每一个学生。
我会坚持我的带班理念:以身作则,以情动人,以德育人,以理服人。
【篇五】
xx,这是我们班典型的“后进生”.非常单瘦的女生,平时衣冠不整,10岁,父母离异,现和外婆住在一起。她在整个班级学生群中显得特别醒目,大部分同学是不愿跟她交往,还有几个调皮的男生喜欢捉弄,欺负她,所以她给人感觉较孤僻、不合群,学习上反应偏慢,兴趣又不大,最主要是学习习惯差且比较懒惰,作业马虎潦草,常有抄袭现象。
通过观察和了解,我对xx存在的问题基本上心中有了数:xx的孤僻、不合群,是其自卑感所致。而她的自卑一开始主要来自她的父母已经离异,现在这种与其她同学不协调的地位,使她极想回避这个事实而又无法摆脱,这种困惑时时伴随着她,加上周围人不良暗示的反复作用。而当她在学习上碰到困难挫折时,她就不敢求助于她人了。长此以往,她对学习也就失去了足够的信心,自然出现反应偏慢这种状态。反过来,学习上的不如意又加剧了其自卑感,并使其不断内化。
针对xx的情况,用常规的谈话、批评、表扬显然收效不大。xx失去的是自我心理暗示,因此,必须先帮助她建立起良好的自我心理暗示,其她工作才能开展。在征得家长、任课老师及同学们的理解支持帮助下,我准备这样一步一步的帮助她:
首先:对她一开始的目标降低一点,让其也能够体验成功。
平时情况也表明,跟一个屡战屡败者大谈增强信心之类的话意义并不大;
事实也证明,学习成绩的好坏,学生仍十分看重。因此,针对xx的状况,我把有效提高她的学习成果作为其增强信心的切人点,具体做法为:
1.分析现状,提出目标。根据对她平时学习情况的观察,我发现她虽然她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也不是最差,但总体仍偏差,不仅在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上更是显得吃力,而且由于学习习惯差和懒惰,对于基础性,识记性的学科知识掌握得也很差。对此,我找她进行了一次长谈,具体讨论她的学习目标问题,针对起点较低基础较差的现状,我与她共同制定了相对其她同学较低的目标,定位于书本的基础,背公式概念、做基本题,难的不作要求,比如,每天自己抽空到我这边来背诵一首古诗。目标的接近,使她有了试一试的信心。
2.对她进行具体指导,帮助她实现目标。
目标提出后,要做到并不易,而做不到显然又无法达到转化的目的。为此,我协同其她任课老师及部分学习较好的同学,给她各科搭配一个小帮手。xx看到这么多老师同学全力帮她,也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努力和配合。果然,在接下来的课堂表现以及老师在平时所进行的小测验或者默写、背诵等,尽管情况也不是特别理想,但较以前进步是明显的。
3.对于她的进步及时给予充分的表扬,让其体验成功。
有了成绩的进步,哪怕就是一次默写情况的好转,我都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对她的进步进行了一番表扬,让她在同学中也能够获得最为基本的尊重。使她增强了信心,提起了学习的兴趣。此后的上课,她显然比以前投入多了。
其次:引导她正确正确总结经验教训,增强信心。
在学习上初尝成功喜悦之后,我把精力集中到解开xx心头之结上来。因为,尽管她学习有所进步,但毕竟仍较差,再加上她仍会偶尔产生自卑的心理暗示。此外,我还通过与她外婆的沟通、与各科老师的沟通、与全班同学的沟通,来营造正面引导的良好氛围。让她一心扑在学习上,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去,再加上学习上略有进步,她显得较以前自信多了,偶尔甚至有点洋洋自得起来。
最后:引导她逐渐提升目标,以正确的心态面对挫折。
信心调动起来之后如何保持?关键在于增强耐挫力。因此,在xx初具信心、学习略有进步的基础上,我对她适时调整了要求,将其目标适度提升,使其在实现目标过程中遭遇挫折,并鼓励她发挥自我作用,摆脱知难而退、对现实一味逃避的心理。同时,我改变初阶段时的事事关心,变为遥控指挥、宏观调控。这种“若即若离”的方式,使她不得不面对现实迎接挑战。而这些无疑中增强了她的耐挫力。反复几次下来,不仅保持了起自信心,也是她对自己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通过xx的转变,使我感到,在当前“后进生”转化工作中,除了需要我们对于她们倾注更多的爱心和耐心,更多的真诚和宽容,还特别需要我们教育者思考的恐怕是我们的方法是什么。注重培养“后进生”的心理优势,让她们都感到自己的重要。总之,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坚定信心,科学教育,把转化后进生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些迟开的花朵将开得更加绚丽,更加灿烂。
【篇六】
一次上课铃响了。我又开始了例行的“监督”工作,同学们都很快地跑回教室。过了一会儿,上课的老师也进了教室,第二遍铃响过后,我的目光刚要移开,突然看见我班颇为顽皮的男同学陈浩跑进教室。我当时就想:“这小子肯定是课间跑操场上玩去了,才会上课迟到!这是我亲眼所见,准没错!”一下课,我就走进教室,把他叫到讲台前,严厉地批评他上课迟到。平日里大大咧咧的他这下可急了,我分明看见眼泪在他眼圈里转。“您冤枉人,我根本没玩,下课,同学们围着数学老师问问题,然后老师又叫我帮她把作业本抱办公室去,这才晚的!”我的脑中“轰”的一下,是呀,我怎么忘了,为了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我让他当数学课代表的呀!我知道错怪了他,连忙道歉。他却气乎乎地走了,以后几天都不怎么理我。
都说“眼见为实”,可我亲眼所见,还是错怪了同学,这是深刻的教训。孩子的心是稚嫩而脆弱的,伤害了就很不容易愈合。我们作为教师,每当在批评学生之前,一定要先问问自己,事情搞清楚了吗?事实是这样吗?我批评得有理有据吗?千万不能凭主观想象就草率处理。
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作为班主任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都是可教育可塑造的。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老眼光看学生,而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注意到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学生犯了错误,只要改正了,就应该原谅,而不应总挂在嘴边。批评更应就事论事,今天的事就说今天的,把以前的、其他的都抖落出来说几句,学生心里会想:“我就算改好了,老师也不会忘记我以前犯的错,也不会相信我!”这样很不利于学生改正错误。
有时老师由于急躁的情绪或一时不冷静会说出一些过火的话,如:“你真是咱们班的害群之马,我怎么会遇上你这样的学生!”“咱们班有了你算是完了,你就是一个小流氓的坯子!”“你真是无药可救了,还是回家自学去吧!”“你永远也学不好,你要能及格,太阳就从西边出来!”这些定性的话、消极的断言,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了努力改正缺点的勇气和信心,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主体性。有时,教师一句伤学生的话,就可能使学生永远不能原谅老师,产生对立的情绪,教育工作就更难进行了。
【篇七】
时光流逝,岁月如歌,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在教育这片沃土中走过了两年。这里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遗憾,但我最大的感受,却是充实。班级管理,是一项非常琐碎的工作,它不仅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与细心,更需要教师的创造精神。因为,班主任是一群与心灵打交道的人,面对的是几十个活生生的、充满活力的学生。
理解,让师生更融洽
那天下午第1节才下课,我就接到宿管老师的电话,说班上某女生宿舍昨天晚上晚睡讲话不听劝阻,今天中午教育时还跟宿管老师顶嘴,希望班主任处理一下。接完电话后,我非常的生气,又是314宿舍!这个宿舍因为上次卫生问题就被我批评了。此时,我就暗暗想一定要严肃处理这件事情。晚自习时,我走进教室,把314宿舍全体学生叫到办公室:“昨晚的事,每人写1000字的检讨书。”一个学生说:“老师,我们又没错。”听着这种话突然我有一种想法,让她到讲台去当着全班同学检讨,想到此,我又对她说:“死不悔改,那你就到讲台上去检讨!”说完我就走了。过了10分钟,我走进教室,用眼神暗示那个同学上讲台检讨,我本以为她会拒绝的,但是她还是走上了讲台,进行了检讨。可是,我突然发现她的检讨讲得也有一些道理,她说,睡觉时一个同学水壶摔碎了,大家就赶紧帮忙收拾,声音大了一点被宿管老师听到了,就说她们不按时休息,这样就要扣班级量化分。她们就跟宿管老师解释,但第二天还是扣分了,她们觉得宿管老师太过分了,就跟宿管老师争吵起来。接着她又说,她们虽然有错,但是宿管老师也有不对的地方,动不动就拿扣分来压他们。她认为宿管老师不会尊重学生,因此根本不值得他尊敬。听到此,台下的同学都笑了,看到这个情景,我突然觉得台下有部分同学是认同她的看法的。此时我觉得自己这样做到底是对还是不对?此时,我觉得该如何评定这个学生非常难。既不能说他做得不对,又不能完全肯定她做得对。如果说学生做得对,那就会助长这种不好的风气。所以此时我先肯定她说得有道理,宿管老师有时候确实不了解情况,处理得不妥。但是314的同学也有不对的地方,宿管老师也是老师呀,即使他有不对的地方,我们还是应该要尊敬他的啊。如果按你这样的想法,对你不尊敬的人,我们都不应该尊敬他了是吗?如果你父母不尊重你,你是不是就不尊敬他们?所以我希望同学们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应该多点忍让,体现自己的素质。最后,我还说,让你上讲台来检讨可能会伤害你的自尊心,在此老师向你道歉。
从这件事,我得到了一些启发,我们作为教师,每当在批评学生之前,一定要先问问自己,事情搞清楚了吗?事实是这样吗?我批评得有理有据吗?千万不能凭主观想象就草率处理。因为高中学生的心理其实也是稚嫩而脆弱的,伤害了就很不容易愈合。作为班主任,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都是可以教育可以塑造的。我们不能感情用事,用一成不变的老眼光看学生。难管学生犯了错误,更应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虚心接受你的批评,而不是以伤害学生自尊心为乐趣,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反叛心理,那样班主任工作就更难做。所以批评更应就事论事,今天的事就说今天的,把以前的、其他的都抖落出来说几句,不利于学生改正错误。
【篇八】
一、学生情况介绍
基本资料:xx,8岁。二年级三班学生。
背景资料:家庭组成成员:母亲、外婆、外公;
家庭教育状况:其母亲对其不闻不问,外婆、外公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但因不识字,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家四口仅靠妈妈微薄的收入度日。偶尔个别亲戚会提供些物质上的资助;
班级情况:班级里单亲家庭子女不算多,同学间关系融洽;
科任老师评价:自卑心强,自信心差;
非常固执做错事也不会感到羞愧;
敏感,自我防范性强;
课堂纪律差,不按时交作业;
同学评价:不爱学习,上课爱讲话或不听课,喜欢顶撞老师;
自我评价:“不知道,就这样了。”(缺乏自信)
个人成长史:三岁因父母离异,随母亲、外婆、外公同住。母亲只顾做生意,未尽过做母亲的教育责任。外婆、外公年老体弱,身体也不好。家境不富裕,他一年四季只有几套衣服,冬天天气很冷也穿得非常单薄。日常生活缺乏人照顾,有时头发长了也不理发。
二、辅导策略与实施
1、问题分析
(1)、自卑(由于父母离异造成的家庭不完整,缸乏温馨的家庭,家庭条件差,导致其出现自卑心理、觉得自已低人一等。)
(2)、有极强的自我保护意识。(自卑心理使他处处提防,以防别人伤害自已,所以对于老师过于严厉的批评教育,有抵抗情绪和行为)
(3)、对学习自暴自弃(家庭的不幸给其心理留下创伤,影响了他的学习,再加上母亲的不管、外婆、外公的心有余而力不足,致使他心中无明确的学习目的,无学习动力,久而久之,学习上不懂的东西越来越多,在学习上受的挫折越来越多,索性自暴自弃。)
2、实施措施
(1)、用爱的力量把他拉向学生中间
因为特殊的家庭缘故,他仿佛感觉自己成了父母双全的“孤儿”,心灵上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多给他一些爱护,让他充分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慢慢忘却父母离异给他带来的“人格”上的伤害,感情上有了一定的寄托,对学校、老师、同学有了感情,不至于发生自暴自弃现象。一方面我注意观察,寻找机会亲近他,关心他,信任他,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如我发现他四季衣服少、旧、破,特送给他几套衣服。另一方面借助班集体的力量帮助他,让他感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了解到他和于洋是好朋友,特安排他俩坐到一起,并让于洋在学习上、生活上多帮助他。
(2)、尊重他、帮助他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自信
有人说孩子就是一本书,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读懂这本书。作为老师应该认识到单亲家庭的孩子和一般的孩子比起来,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强烈,有些甚至到了过于敏感的程度。在学校,他们会用警惕的目光注视着老师和同学对自已的态度,只要稍稍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他们就会变得自暴自弃或嫉妒忿恨。xx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其症结就在于自卑。要纠正他的这种不良行为,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做到保护好他的自尊心,帮助他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起自信。我主要采取以下方式方法:
①、注意多表扬,不“语罚”.赞扬可以对儿童产生奇迹,过多批评则塑造自卑、怯懦的“绵羊”;惩罚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有自卑心理的单亲孩子更需要老师的关爱,希望老师的赞扬,十分厌恶那些疏远、冷落责备、申斥和叱骂他们的人,因为这些人不仅伤害了他的自尊心,降低了他的声誉,而且这些人的行为还意味着自已被抛弃,不受宠爱和在社会上处于半隔离状态。用引导代替讥讽,用表扬代替批评可以使他们看到希望,增强自信。在教育过程中我注意对他的进步即便是点滴进步也予以及时、热情的表扬。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他对学习、对生活、对自身逐渐增强信心。
②、耐心说服、暗示提醒。在孩子的教育特别是问题孩子的教育上,尤其要注意方式方法。对他已形成的心理弱点和不良倾向,我不迁就容忍,但也不动辄训斥,态度粗暴。而是采用耐心说服和暗示提醒的方法。而且批评也注意做到不超过限度,从而使他不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三、结果分析
经过努力,xx与同学的关系相处得不错,能按时完成作业了,学习成绩有明显提高。可见离异家庭的子女,教师的教育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必须肩负起保护、教育单亲孩子的重任,而能否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又在于教师对这些孩子要更有爱心、耐心和诚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才能够帮助并步引导他们克服不正常的心态,与其他孩子一样地健康成长。
【篇九】
案例背景
进入二年级了,我班40个孩子中的男孩子占到了总比例的一半,很多孩子的行为习惯还不尽如人意。他们性格各异,且又调皮捣蛋,特别是在上美术、音乐及其它副课时,总有一些孩子不遵守课堂纪律。但只要我一到教室门口,孩子就能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端端正正地坐好,安安静静地听课,我知道这是班主任对学生一种潜在的影响力和威慑力。孩子多了,总有照顾不到的时候,每天面对十几个等待你关心、帮助的后进生,我真的感到有点力不从心。一人要管好这么一个大家庭可真难呀!怎么办?可不,为了解决这种“单亲家庭”带来的问题,我在上学期就给孩子请来了“爸爸”(副班主任)。你看这里面,有美术老师,有英语老师、体育老师大家都加入了“爸爸”的行列,当然,可不能忘了家长代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还邀请家长和老师们一个月来参加一次“家庭”会议,一学期最少一次“家庭”大聚会(家长会)。因为我这位“太太”的称职及殷勤,“爸爸”工作的出色,不仅课堂纪律比以前好多了,而且师生感情也越来越浓厚了。
案例过程
今天是星期二,正好是一学期一次的“家庭”大聚会的日子。我得为聚会做一些准备工作。
到了办公室门口,就看到我班董秉心同学正拿着一张奖状在等我,他自豪地用手指了指奖状说:“张老师,我得了优秀奖,改卷子的老师夸我字写得好,我会继续努力的”。说完就像一只欢快的小鹿一样飞奔而去。其实,这个荣获作文比赛的优秀奖是我和他的作文老师商量好后颁发给他的。孩子优点还是较多的,而且还喜欢写写画画,只是字写的太潦草,根本看不出每个字的笔画和结构。就为了这事,我下了不少苦心,但经过教育、批评后,孩子不仅没有得到改变,反而使他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无奈之下,我在“家庭”会议上提到了这个孩子,几个老师也各抒己见,总体都认为过度的批评只会使孩子失去自信而变得懦弱。“为什么只看到孩子的缺点呢?批评和鼓励并行。”会议结束后,雷老师亲自找到董秉心同学,邀请他加入作文班,并及时追根溯源,对症下药,先让孩子体验到写作的欢乐,增强了自信心,接着让孩子体会到写字潦草在作文比赛中带来的严重后果,促使孩子认识自身缺点,并能积极进行改变。这就是集体的力量!看着孩子快乐离去的背影,想到其他后进的孩子们也在“爸爸”的帮助下茁壮成长,我更加坚信了自己的观点: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第一节是语文课,开始教室里还静悄悄的,可过了一会儿,学生小胡(他叫胡淞铨,我们都叫他小胡)做起了小动作。我多次偷偷暗示他坐好,但都不起作用。我终于按耐不住,在全班同学面前狠狠批评了他,并且下课后在黑板制定的纪律评分栏中只填了一张“哭脸”。
第二节是数学课,刚改完作业下课铃就响了,此时,几位学生冲进办公室对我说,小胡在上美术课时当着老师的面,猛砸语文书,他还说都怪张老师太严厉,在评分栏中填了“哭脸”,害他下课后被同学们责怪。现在小胡被美术老师又拉进了办公室。嗨,这个孩子个性还挺强,怎么办?周老师是我班的美术老师,自从当了“爸爸”后,经常花时间去了解孩子们,常常主动地去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孩子们和他越来越亲近。走进办公室,就听见小胡放声痛哭,正说起我,说我太凶。我有点生气,刚想要辩解,转眼一想我还是暂时回避,我只好忍气走回了教室。可出乎我的意料,十几分钟后,孩子主动到我办公室承认了错误,并表示今后再也不会这样冲动地处理事情了。要知道这孩子在班上是有名的倔脾气,以前的赔礼道歉大都是口服而心不服的。今天能有这样的深刻认识,能深深体会到老师的用心,真是让我大吃一惊,我想这都是周老师的功劳,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他触动了孩子的心灵,是他架起了孩子和我之间的沟通桥梁。有这样的“爸爸”真好。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就到了傍晚开家长会的时间。我在教室里焦急地等着几个家长代表。我知道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除了学校、老师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家庭的力量。在前几天,我向家长们说到了今天开家长会的意图,他们非常支持我的想法,甚至有家长还提出将免费为这次家长会制作光盘。
以往的家长会基本上都是班主任一言堂,家长正襟危坐。现在有了老师和家长们的支持协助,我感觉工作变得顺利及开阔了许多。你看,科任老师在会上对孩子和家长提出了自己的殷切希望和要求,家长代表也能就一些实质性的问题和家长们发表意见,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心得,整个场面得到了有效互动,达到了预期效果。即使到了散会时,各个家长都能得到我或“爸爸”的单独交流。通过这堂别开生面的家长会,使家长们多角度、多层次地了解了自己的孩子,我也不禁由衷感叹到:是呀,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珍珠,孩子的成长需要学校、老师、家长共同的努力。有个“爸爸”真好。
案例反思
在家长会后,有个孩子偷偷跑到我面前对我说:“老师,这是我最开心、最幸福的一天。”望着孩子,我不禁深深感到,一个孩子的幸福我可以给予,但40个孩子的幸福靠我一个人是很难做到的。一个现代的班主任如何使班级工作突破现状?如何使各种教育资源得到和谐有效地利用,来达到师生互利的效果?我想这正是我们今后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突然想起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一句话:“在所有的东西中间,人最需要的东西乃是人。”是的,这就是爱。班主任不是统帅千军万马的大将军,而只是几十个孩子的“孩子王”,这就决定了当班主任不能运筹于帷幄之中而决胜于千里之外时,只有和学生摸、爬、滚、打在一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接触到学生的真实思想。同时班主任还要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与各科老师联系要勤,从而真正架起一座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互相配合、共同提高的桥梁。应该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孩子,让更多的人去欣赏和鼓励他们,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爱的阳光雨露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尤其是中小学时期儿童每天在学校占用了一天的大部分时间,个性不够稳定成熟的他们离开父母、家庭来到陌生的环境,无论是生活上还是精神上,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这是爱心培植的依据。中国有句古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以心相交,以诚相待,如此,即使愚顽如石也能感化。班主任在工作中若能用心去征服学生的心,用爱去唤醒学生的感知,对学生的成功与失败皆以诚相待,以父母、以朋友、以姐妹身份相交,必能拉近师生关系,增强教育感化的力量,收感化“金石”的效果。只要我们以真诚的爱心去面对工作,面对学生,尽管工作尚不够尽善尽美,但确已尽心尽职,就没有解决不了问题。
但是,有些班主任对“爱心”理解很肤浅,认为只是在学生生病期间或生活有困难的特殊情况下偶尔一显“师恩”,我认为那不是爱心的真正含义。同时过分的关心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严重误区,让学生适应不同生活环境,体会不同的老师和亲人所带来的不同的爱,让孩子独立照顾自己,不断磨炼经受风雨袭击后的顽强意志品质,培养心理承受能力。
从实践中我体会到,班主任工作就如同调味品中的“味精”,在蔬菜中放得过少则淡而无味,放得过多则苦而难食,只有放得适量,才能烹出美味佳肴。我们每天接触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个不同的世界,应用不同模式,不同套路去实施教育,也应把握好分寸注意火候,“爱过则溺纵,严过则凶暴,信过则奢求,细过则越俎代庖”。只有适当、适中、适路才能水到渠成,事半功倍,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篇十】
“班主任,您为什么不生气。”这是xx在周记上留给我的问题。
头一天上晚自习之前,我走到教室门口,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xx一边把书四处乱扔,一边还骂骂咧咧,说:“我就是要坐中间,怎么了?”其他的同学都看着她,其中有不少同学表示谴责,说她太自私,座位每月轮回一次,中间轮流坐,这是规定;
也有的说她不像女孩,怎么能扔书呢?还有的说她太狂妄,要揍她一顿……当然,这些声音都被xx的狮子吼覆盖了,直到我的出现。
当同学们看见我站到教室里面的时候,一下子安静了下来,连一贯喜欢汇报工作的班长都愣住了,xx也像被点住了穴道一样,时间仿佛在那一刻停止了转动。大家都在等待我的反应,准确的说是在等待我的处理,等待我对xx的处理。
xx这孩子我最熟悉了,他父亲再三叮嘱过。xx出生的时候xx父亲已经是35岁了,在我们小县城属于典型的晚育了。这样的孩子在家里免不了疼爱,尤其是xx的奶奶,对xx对xx是言听计从,曾经爬在地上让xx当马骑。哪知xx这孩子不服惯,越惯脾气越大,长大了是天不怕,地不怕,和父母对着干,父母奈何不过。所以开学的时候xx的爸爸叮嘱我要严加管教,改改她的坏脾气。
想到这些,我并没有去责怪xx,而是走过去摸着xx的头说:“像你这样温柔、贤淑的好女孩,怎么能够作出这样野蛮的事情呢?实在有损你在我心中的形象。”然后就走开了。
随后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xx在周记追问我为什么不生气。我在xx的周记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生气只能表明态度,不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需要的是行动。我相信你能冷静的思考问题所在,然后解决问题。老师希望你能妥善解决好这次事件,从事件中汲取正能量,奋力前行,不断成长。老师期待你的完美表现。后来xx的行为的确让我刮目相看。不仅主动将座位移到了规定的地方,还在班上向同学们口头道歉了。
当前,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孩子由过去的多个兄弟姐妹共同分享情感变成了自己一个人独享父母长辈的关爱,这样就使得他(她)们认为这世界是他(她)们一个人的,不应该有别人来分享,缺少感恩之心和责任意识,以至于在家里敢和家长对着干,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做。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敏感的意识到这一现象,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巧妙的开展教育工作,反其道而行之,有时候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