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调研报告(下篇)
做好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班子,是保障党员群众民主权利的有效途径,推进新时期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抓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组织保障。党组织换届选举圆满落下帷幕,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必须把加强领导、责任靠身作为换届工作的根本保证。加强领导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这次村(社区)党组织集中换届,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加大对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力度,明确分工和责任,通过深入调研、具体分析、分类指导、动态监控,及时化解了矛盾、解决了难题,有效保证了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
——必须把宣传引导、统一思想作为换届工作的前提基础。换届选举的目的是换出强有力的新班子,同时换出朝气、换出活力,要保证这一目标,广泛宣传发动、统一思想认识显得尤为重要。这次村(社区)党组织集中换届,始终把宣传贯穿始终,有针对性地做好正面引导,统一党员群众思想认识,及时做好当选和落选同志的思想工作,从而为换届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思想基础。
——必须把扩大民主、落实“四权”作为换届工作的根本要求。扩大党内民主,是保障党员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增强党组织凝聚力的重要手段。在村(社区)党组织集中换届之初,各地就把扩大民主作为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选举过程中,畅通参选渠道、公开透明操作,充分保障了广大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使党员积极主动地参与选举,认真负责地行使权利,也为新一届村(社区)班子开展工作奠定了群众基础。
——必须把党管干部、从严程序作为换届工作的关键所在。党管干部的原则,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个重要保证。换届能不能换得好,关键看我们把什么样的人选上来。这次村(社区)党组织集中换届,各地通过管资格、管条件,选出“双强”带头人,树立正确用人导向;确定候选人初步人选、预备人选,不简单以票取人,由党(工)委组织考察、票决产生;对公推大会、选举大会,由党(工)委派员主持,换届选举的每个步骤、每个环节都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有序进行。这些严格的程序,有效确保了党组织能选出好班子、好领导。
——必须把分类指导、一村一策作为换届工作的有效途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进行一切工作的最基本的方法和态度。本次换届,各地在选举方式上尊从历史衔接、尊重村情实际,不搞“一刀切”。在推进方式上,针对不同选情,采取分类指导、分步推进方式,从而保证了换届选举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成功率。
近年来,我市通过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实施党建工作创新工程,普遍实现了基层党组织的晋位升级,建强了基层党建综合服务阵地,初步打造了一支“双强双带”型农村干部队伍,基层党建工作基础得到了明显增强。实践证明,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农村。这次换届产生的新班子任期正值我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期,选出新班子之后,关键要建好新班子,新班子能不能进一步提高战斗力和凝聚力,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党员、服务群众,直接关系到小康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因此,抓住本次换届契机,立足长远,强基固本,紧扣服务型党组织创建要求,推动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夯实基础、创新工作、借势发展,才是提高基层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根本所在。
一、实施星级化管理,夯实基层组织
巩固基层组织建设年“分类定级、晋位升级”工作成果,在基层党组织中实施星级化管理,使全市基层党组织知位次、明方向、定目标、增活力。星级评定坚持实事求是、严格标准,做到先进不封顶、后进不保底,不搞“一刀切”,不回避矛盾和问题。每年市、县区评选一批“五星级”基层党组织进行培养,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对软弱涣散党组织继续进行整顿转化,使我市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得到整体提升。星级评定实行动态滚动管理,原则上每年开展一次,不搞“终身制”,使“分类定级、晋位升级”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加强星级评定结果运用,将其作为基层党组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与书记及党组织班子成员待遇奖惩相挂钩,充分发挥星级评定的激励作用和星级标准的导向作用。力争用2—3年时间打造一批服务阵地形象好、服务工作开展好、服务实绩成效好的党建新典型,进一步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为推进我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构筑坚强的基层堡垒。
二、试行职业化培养,建强书记队伍
适应当前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城市创新社会管理以及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对在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及其后备队伍进行系统的科学培养,推动基层党组织书记职业化、专业化进程,建设一支充满活力的“双强”型党组织书记队伍。探索建立基层党组织书记任职资格制度,市县组织部门统一组织,实行书记持证履职,创新目标管理模式,逐步建立基层党组织书记职业化培养机制。紧扣农村和城市发展需求,打破身份、行业、地域界限,从各类致富带富能人、优秀退伍转业军人、返乡创业人员、大学生村官、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及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经纪人队伍等多种来源中选拔人才,不断壮大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职业队伍。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体系,以县区为单位制定出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届期培养规划和年度培养计划,指导乡镇(街道)为每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按照职业化培养目标扎实推进,逐步建设一支“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强、做群众工作能力强,带头创业致富、带民共同致富”的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和“社会管理能力强、服务群众能力强”的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
三、加强规范化建设,做优服务平台
在全市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已基本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通过加强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整合工作资源、健全服务体系、规范服务制度、增强服务保障,持续、有效地发挥好综合服务中心的功能,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党员。坚持集中办事、“一站式服务”的思路,根据村级组织强化服务功能和党员群众的愿望需求,充分发挥好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党员活动、村民议事、教育培训、文化娱乐、代办服务的主阵地作用,形成融党务、村务、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使之成为党组织和党员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有效载体,成为“党建抓总阵地、促进发展引擎、服务民生平台、构建和谐抓手”。在保证活动阵地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服务资源,鼓励县区相关条线单位部门在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开展各种为农服务工作,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项目延伸到农村,为群众提供更多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不断满足农民的需要。出台全市加强村级综合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就功能设施、服务内容、进驻服务、日常管理、资产安全、运行机制等提出刚性要求,以制度建设促进服务中心的有效运行。
四、开展品牌化创建,树好党建典型
把现代企业品牌战略理念引入党建工作,用企业管理理念、服务理念、质量理念和经营理念重新审视、定位、谋划和打造党建品牌,探索品牌引领、典型带动、以点促面、整体提升的基层党建工作新途径。紧紧围绕服务型党组织和服务型党员队伍建设,把基层党建品牌的定位确立在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上,坚持党员群众需要什么就创建什么项目、打造什么品牌,不断拓宽党组织和党员服务渠道,密切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对基层党建品牌实施动态管理,通过季度例会、品牌推进会、现场观摩会等形式,推动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建立项目管理,通过季度分析、年度总结的方法,掌握党建品牌创建工作进展,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创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力戒形式主义,避免形象工程。同时,建立以理论研究和品牌推介为基础的宣传推介机制,通过理论研讨等形式,不断深化理论研究,形成一批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借助现代传媒技术,深化品牌推介宣传,把创建品牌作为扩大党建影响、彰显党建魅力的过程。
五、采取百分制考核,健全责任体系
强化“党委管党建、书记抓党建”的责任机制,进一步完善基层党建工作考核手段,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市县乡每年组织一次基层党建工作“三级联述联评联考”,通过下级党组织书记向上级党委述职基层党建工作,并接受现场点评和评议,进一步落实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党组织负责人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真正让“一把手”重视党建工作,带头研究党建工作,主动关心党建工作。建立基层党建百分制考核制度,考核内容由“年度重点工作、基层基础工作、自主创新工作”三部分组成,每年年初制定细则、半年组织自查、年终开展考核。基层党建百分制考核结果,作为年度“党建工作创新工程奖”中“党建工作奖”综合考核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通过明责任、强考核、抓运用,建立基层党建工作动力机制,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