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经济是市场竞争的产物,只要有竞争就会产生低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必须通过联合维护自身的利益,于是产生了合作社。只要发展市场经济,只要存在低收入群体和弱势产业,就必然会产生维护低收入群体和弱势产业的供销合作社。供销合作经济的发展经历过辉煌和挫折,经历过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洗礼,目前已经站到了如何发展的十字路口。
一是债务多、下岗职工多、企业老化、职工年龄普遍偏大。兴义市供销系统原有负债为三千伍佰多万元。其中金融贷款本息合计占总负债的90%以上,虽经债务化解,但因负债产生的影响直接让供销社走入低谷;供销系统现有在册职工220人,年龄老化,现代经营管理人才匮乏。固有经营业务全部丧失,仅靠租金和不动产的处置维持生计;新兴营销业务没开展跟不上。庞大的银行债务拖跨了供销社,新型人才的短缺制约着供销社的持续发展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二是管理人员和职工思想僵化,面对市场经济无所适从,对发展不思考、不谋化,谈困难多,思进取少,停在计划经济的功劳薄上“等、靠、要”,总希望国家会看在过去的贡献上给予特殊政策;丧失了利用盘活资产开展新业务进行发展的大好时机。
三是因经营亏损及不正之风的影响,使职工对部分领导不信任,造成领导干部决策什么职工就反对什么,总害怕领导干部在经营中搞腐败占便宜,更怕再次亏损,使领导干部决策受影响,甚至心恢意冷怕决策,很多可以及时开展的业务不能迅速开展,可以盘活的资产久拖不决,丧失了大好的发展机遇。
四是为农服务的网络不健全。供销社能够生存下来的特有优势是在经营渠道、网络、人才等方面有着服务“三农”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引领千家万户农民的小生产进入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但是,供销社目前在为农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上跟不上农村、农业发展的需要,致使自身的职能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些都构成了制约供销社加快发展的困难和挑战。
有为才能有位。供销社的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合作制和为“三农”服务不动摇,只有植根于“三农”,确立好供销社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才能大有作为。
一是围绕各地的经济特点和所在区域农业发展规划,继续抓好专业合作社建设,按照“利益供销,风险共担”的原则,在利益连接、市场对接和体制创新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尽快使专业合作社从基层供销社脱离出来,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同时,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开发,积极兴办新的专业合作社,提高为农服务的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
二是适应农民需求和农村、农业发展的新形势,积极发展各种行业协会组织和村级综合服务社,打造为农服务的新的发展平台。把农民暂时做不到、又特别需要服务的生产环节和服务领域作为供销社参与农业产业化建设、搞好为农服务的切入点和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生长点。
三是以支柱骨干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以农副产品生产、经营、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强化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和农户各产业链条的衔接和互动,逐步建立起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种养加结合,贸工农一体化的为农服务体系,使供销社在助农增收和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子。
以建设现代经营服务网络为目标,充分利用全省“大数据”、“电子商务”、“贵农网”改造的政策优惠,重新改造、加快整合使我区域网络向深度广度发展。首先要因地制宜,分类改造原有基层社与公司。招商引资盘活资产,联合建立经销、电商、物流等服务网点。其次要以点带面,使供销社的便民网点铺开。坚持资产盘活与发展并重,利用现有资源,推动基层社经营门店的升级改造,通过引资、加盟、合并等市场手段在各村建设农业生产资料连锁店、日用消费品连锁店、电商物流配套设施等服务体系。最后要整合营销服务网络资源,降低运营成本,不贪大求洋,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实施“小超市,大连锁”战略,由点到面逐步扩展。
3、
第一,供销社的改革要按照“因企制宜、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的原则,依据政策环境,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坚持以产权改革为突破口,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转换经营机制为重点,采取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等形式调整企业建制。对经济基础较好、有发展活力的企业,通过市级社、企业、员工和社会共同参股,改制成多元投资主体的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对缺乏竞争力的弱小企业,实行转让、撤并或破产,最终完成”两个置换“,即通过资产置换实现企业产权多元化,通过职工身份置换实现职工身份社会化。努力探索供销社改革的多种实现形式,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实力。
第二,要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从全局出发,着眼长远,对事物各要素构成进行全面分析,综合分析,综合评价,达到科学合理的决策目标。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制,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使用机制,广开财源、招贤纳士,奖罚有制、注重培养,从而提高供销社人才的整体素质,推动供销社事业的向前发展。
兴义市土产公司:王爱华
2018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