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市职业教育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完整文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X市职业教育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X市职业教育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完整文档)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要点安排3月20日至23日,XXX副主任带领由部分常委会委员和教科文卫工委委员组成的调研组,先后深入XXX区、XXX市、XXX县和XXX职业技术学院,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市职业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贯彻党***、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等重要文件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抢抓职业教育区域示范型城市建设机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得到了不断增强。

全市现有职业院校XX所。其中高职X所,即XXX职业技术学院,隶属市政府,接受省教育厅业务指导,有专任教师XXX人、各类在籍学生XXXXX人,其中全日制学生XXXXX人(在校生XXXXX万人);中职(县级职教中心、职业高中)XX所,有专任教师XXX人、在校生XXXX人。全市职业院校共开设石油化工、农林牧渔、旅游服务、加工制造、交通运输等10大类54个专业。全市共有职业技能培训机构XXX个(除XX所职业院校和职教中心外,还包括:人社部门的就业培训中心XX个,农业农村部门的农广校XX个,交通部门的交通驾校XX个;妇联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X个,以及各级行政审批服务局许可的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XX个)。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政府职责

市政府始终坚持把“用XXX精神办学育人”作为发展职业教育的基本思想和理论引领,将职业教育改革作为全市教育重点工作来抓,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下发了《关于分解落实2019—2022年全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任务的通知》,2019年8月在XXX市召开了全市职业教育现场推进会,进一步明确了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夯实了各级政府、市直各部门和XXX职业技术学院的责任分工,为我市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了制度保障。近四年来,职业教育累计投入XX亿元,用于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保障各职业学校的正常运转。

(二)职业教育总体布局逐步完善

围绕全市八大产业集群及文化旅游五大板块服务需求,正逐步构建起以XXX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以13个市县区职教中心为基础的“一体两翼”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是以XXX职业技术学院为主体,与XXX、延川、甘泉、黄陵四个职教中心组建起了市级职教中心,主要为全市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红色旅游和现代服务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二是以XXX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主体,与富县、宜川、延长、黄龙四个职教中心组建了现代农业区域职教中心,主要为全市苹果产业和现代农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三是以XXX职教中心为主体,与吴起、志丹、安塞三个职教中心组建能源化工区域职教中心,主要为全市能源化工产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目前,建成国家骨干专业X个(航海技术和石油化工技术)、省级重点专业X个(石油化工技术、会计、工程造价、油气地质勘探技术、油气开采技术)、省级一流建设专业X个(航海技术)、一流培育专业X个(石油化工技术、园艺技术、学前教育、护理)、XXX省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XX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X个(西部船员培训基地),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X个(XXX装备制造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XXX省示范性实训基地4个(石油工程、化工技术、经济管理、西部船员)。

(三)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教学质量逐步提高。近年来,引进优秀专业人才和高层次人才XXX名,聘用企业、行业大师专家XXX名,累计有XX人在全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奖,有XXX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X名、省级职教名师X名,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X项,XXX省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大赛获奖XXX项。二是校企合作持续深化。与美国罗克韦尔公司合作建成“工业自动化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与新道科技、达内科技、天坤国际深度合作分别共建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云财务、航空高铁乘务等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同北方汽修实行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并通过引企驻校方式引进峰达汽修;建立了陕果集团、陕旅集团、XXX蔬菜、联邦制药、彩虹集团等企业冠名订单班XX个。2016年起先后与海军、武警、空军部队合作,累计为部队输送士官生XXX名。三是持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围绕苹果、大棚蔬菜、种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围绕石油、能源化工、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展职工培训;围绕文化旅游特色,开展腰鼓、剪纸等非遗项目技能培训;围绕地方特色小吃产业开展特色小吃培训;围绕市场急需紧缺工种开展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技能培训。2020年,全市共培训11181人;2021年组织重点群体、以工代训、新型学徒制等职业技能培训8.2万人次,开展地方特色小吃技能培训4099人,XXXX人实现就业创业,《中国劳动保障报》以《“小切口”带动“大就业”》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

二、存在问题

(一)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

国家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但现实中,受先普高后职高的招生制度影响,我市职业教育工作与普高教育相比处于全面弱势地位。普遍认为抓基础教育是关键,职业教育充其量是教育体系的补充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仅仅是孩子没有能力升入普通高中、本科院校不得不选择的教育。社会各方“重普教、轻职教”现象十分突出。特别是部分企业、用人单位唯学历论,造成对技能型劳动者在晋升和工资分配制度上的不公正待遇,也给职业教育长效发展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二)职教中心办学条件和规模均不能达标

一是对标《XXX省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学生人数指标方面仅有XXX区、XXX市达标;校园占地面积指标方面仅有XXX(218亩)、延川(130亩)达标;校舍建筑面积指标方面仅有延川(2.7万平米)、黄陵(2.4万平米)达标。二是对照中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不低于4 : 6”的要求,据测算,我市中职学生规模在未来五年内梯次递增(分别为1.96万人、2.66万人、3.48万人、3.65万人、3.82万人),但全市各职教中心学位总量仅为1.3万个,致使大部分学生选择去市外就读。2021年春季全市初三在籍学生29377人,初步测算,秋季中职新生将达1万人,而现有校舍及师资条件下,秋季各职教中心最多可提供4490个学位。特别是XXX区职教中心因在XXX职业技术学院校内办学,无独立校园,2021年计划招生1200名,根据现有办学资源,预计将只能完成招生计划的30%。三是专业课程设置不能紧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存在一些不具备培养能力、与生源特点不相适应、发展势头不强的专业,且中职学校之间专业多有交叉重复,低质量发展和竞争现象严重。围绕我市地方主导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专业设置较少,动态调整专业结构力度不够,很难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释放更多的人才红利。

(三)师资队伍结构性短缺等问题突出

一是各县(市、区)职教中心共有专业课教师319人,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2.16%(根据《XXX省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作方案》要求,专业教师数应不低于专任教师数的50%),且大部分由理化生、音信美等中学学科教师转任。二是对标《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专业课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2020年起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这个规定着眼于解决高职院校新进教师缺乏实践能力的问题,提高了招聘门槛。但职业院校教师待遇相较于工科类、医药类行业企业差距较大,很难招聘到加工制造类、电子技术类、医药类的高素质专业教师。三是职业学校扩大招生规模,但引进的专业教师较少,使得教师的教学任务加重,课业繁重。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参加各级教育部门、劳动保障部门、相关行业组织的各类技能比赛,且大部分教师还需兼任班主任、辅导员,有些更要兼任学校的行政、招生等工作,使得他们无法及时进行知识更新和业务学习。

(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程度还不够高

市级层面还没有针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出台具体的实施办法,尚未在金融税费、财政补助、土地审批、信用提升等方面设置规范要求或给予企业足够明晰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对学校引企驻校、引资入校后校企利益分配上没有明确规定,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校企深度合作。校企合作停留在将企业作为学生实习场所的层面上, 很少有企业提前介入和主动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互动,学习平台搭建和实训基地建设严重不足,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不强,服务企业能力较弱。

三、工作建议

******对职业教育工作重要指示深刻阐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职责使命、发展方向、工作要求,为我们做好新时代职业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指示精神上来,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新时代XXX追赶超越提供坚实人才和技能支撑。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营造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是强化思想认识。要深入学习贯彻******对职业教育工作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牢固树立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发展、抓民生实事、抓社会稳定的思想观念,站在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的高度重新审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研究制定《关于加强XXX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2021-2025)》,探索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各部门密切配合的长效工作机制,统筹协调解决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各类问题,适时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大会,切实推进我市职业教育平稳快速发展。

二是突出舆论引导。充分利用“我是XXX”、“XXX教育”等媒体,开办职业教育专栏,广泛宣传职业教育各项优惠政策,常态化宣传介绍职业教育和就业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引导全社会树立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鼓励和引导广大初中毕业生主动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倡导各类用人单位不看文凭看本领、不重学历重能力,在招录选聘、岗位安排、薪酬确定等方面科学考量,对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和普通高校毕业生一视同仁,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三是注重典型激励。加大对职业教育成果和优秀技术技能人才就业有路、升学有望、致富有方、创业成才的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和表彰职业教育发展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在全市创造平等就业环境,积极倡导“工匠精神”,倡导树立尊重职业人才的价值观,消除“重普教、轻职教”的偏见,逐步引导全社会更加重视职业教育发展。

(二)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逐步满足发展需求

一是加快推进全市职业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对标《XXX省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监测评价指标体系》要求,结合本地区初中教育整体规模及趋势变化,统筹安排高中阶段办学规模,加强职教中心硬件建设,确保2022年底前能全部实现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双达标。特别是XXX职业技术学院和XXX区职教中心,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对接新区、高新区等技术技能人才急需区域,适时就近新增办学场所或建立新校区。

二是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在巩固落实好高职生均财政拨款1.2万元的基础上,尽快落实教育附加费的30%用于职教的规定和中等职业学校生均经费不低于0.5万元的要求,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设立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 加大对教学质量优、办学规模大、招生情况好、就业率高的中高职学校的奖励支持力度,定期表彰奖励教育质量高、技术技能突出人才和现代学徒制指导教师等成绩突出和进步明显的企业和个人。

三是充分运用社会资源。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扶持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各类职业教育,鼓励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职业院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兴办职业教育,拓宽办学筹资渠道,积极运用金融、信贷、担保、社会捐助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职业教育发展。

四是优化专业设置。我市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必须紧跟经济、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在规模、结构、布局等方面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把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摆到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格局中进行谋划,不断推动与市县人口分布相适应、与主体功能区相匹配、与产业园区相对接,办出一批品牌专业、特色专业,使各职业学校各有侧重、各具特色。

(三)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夯实职业教育人才保障

一是创新师资队伍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职教师资队伍结构,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制度,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探索改革职业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稳步提升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福利待遇。

二是拓宽师资力量引进渠道。用好“编制周转池”,挖潜盘活编制存量,加大“双师型”教师招聘、引进力度。赋予职业学校办学自主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允许学校按比例自主选聘专业教师,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解决“双师型”教师匮乏、来源单一等问题,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

三是强化教师队伍培训。坚持把“双师型”教师培养作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来抓,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通过委托高校、企业培训、到企业挂职以及组织全市同专业教师集中培训等形式,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四)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深入开展

一是健全产教融合激励机制。对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取得突出成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企业,认证为“产教融合型企业”并给予一定奖励。支持产教融合项目建设,对经认证为产教融合型的企业,可给予“金融+税收+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政策扶持。

二是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校企联合开展招生、专业建设、实训实习、质量评价、毕业生就业创业等工作。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方式,选择符合条件的企业建设一批职业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和乡土人才教学实践基地。

三是深化苏陕协作,加大对XXX无锡、XXX广州等教育合作资源的统筹管理力度,引导我市职业院校充分利用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办学经验和优势资源,弥补我市在专业建设、师资培训、实训基地等方面的资源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