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宣传方案3篇
【篇一】各分场(科室)、场直各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场城乡环境整治百日攻坚“净化”行动宣传工作,形成全场上下
环境卫生共建共创的浓厚舆论氛围,加快推进我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根据本场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围绕全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核心任务,全方位、多形式地做好宣传工作,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进一步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关心、支持和参与到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提高群众对环境整治工作的知晓率、参与度和满意度。努力打造文明、整洁、有序、优美的城乡环境,使我场形象不断提高,群众居住环境更加舒适。
二、宣传重点
1、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目的、意义、措施、要求等。注重引导干部职工、群众深刻认识自己的主体地位,理解和认清各自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到整治行动中来。
2、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基本知识。普及垃圾分类处理、路边、屋边、水边绿化方面护理操作方法,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维护环境卫生并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3、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动态。让群众及时了解和
掌握各地工作推进进程,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三、宣传方式
1、各分场要悬挂横幅、制作固定的宣传标语,发放《贵溪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倡议书》,并要充分利用宣传栏、文化墙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踊跃参与环境整治,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各分场要通过党员会议等会议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目的、意义、措施等。
3、在各学校深入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
4、组织党员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的先锋作用。
四、宣传要求
1、各分场、场直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把环境综合整治宣传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2、各分场要及时提供有关线索、素材,并做好宣传报道工作。
3、学校要全力组织学校、学生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卫生健康教育,并通过带动学生家长、左邻右舍了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意义,主动参与,着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引导群众共同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篇二】为进一步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城乡品质,提高城乡居民素质,营造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提高城乡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品位。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引导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和广大市民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积极参与到“五治”工程和“城市综合管理年”活动中来,为助力我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二、主要内容
(一)社会宣传。
紧紧围绕环境治理工作,各村(社区)、镇级各部门要合力拓展宣传广度,挖掘宣传深度、保证宣传覆盖度。镇城治办要充分利用电子大屏幕、LED、宣传橱窗等户外媒介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相关会议精神,在场镇重要街道、路口等至少设置5幅环境治理标语;各村(社区)利用现有的宣传阵地至少设置2幅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标语;中心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升旗仪式、校会、班会墙报、“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形式多样地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确保知晓率、参与率达到100%。
(二)活动宣传。
各村(社区)委充分调动村(居民)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通过发放倡议书、院坝会、“道德讲堂”、“小喇叭”基层宣讲员、故事员、农民夜校等活动大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目的意义以及成效经验引导广大群众牢固树立人人都是环境治理的主人翁意识,自觉加入到城乡环境治理的行列,形成“清洁家园我参与,优美环境我受益”的良好氛围。
(三)媒体宣传。
各村(社区)、镇级各部门充分利用微信群、QQ群、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及时发布各类环境治理工作重要信息通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开展情况,积极推送环境治理相关信息、简报,重点宣传先进典型,曝光不文明行为。
三、工作要求
(一)精心组织、高度重视。各村(社区)、镇级各部门要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策划,及时安排,落实具体工作人员,切实增强环境治理的紧迫感、责任感。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各村(社区)、镇级各部门要突出重点、细化目标、认真策划,大力宣传,弘扬先进,激励后进,促进问题的解决,努力营造“人人关心环境、人人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各村(社区)、镇级相关部门要主动推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工作,每月20日前及时向镇城治报送信息、简报、图片等相关资料。联系人:XX,电话XX
(三)加强督查,强化考核。镇城治办将会同镇党政办严格按照《魏兴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及“五治”工作监督、考核办法》对各村(社区)、镇级相关部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工作进行督查考评,宣传考评结果将作为环境治理年终目标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标语(仅供参考)1、讲究卫生、人人有责,改善环境、人人受益。
2、全民参与“五治”工程
全域治理城乡环境。
3、深入开展城乡环境治理,助力“双核双带六区”发展战略。
4、实施全域“五治”工程,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
5、政坚破难一抓到底,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域覆盖”。6、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力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7、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8、清洁城乡告别陋习,文明行为从我做起。
9、治理城乡环境卫生,改善城乡容貌秩序。
10、消除城乡“脏、乱、差”,留下环境“洁、净、美”。
11、强力实施五治工程,努力实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12、保护生态宜居环境,同心共建美丽达城。
13、保环境爱家园,健康生活每一天。
14、环境整治人人参与,美好环境家家受益。
15、保护一片绿地
撑起一片蓝天
16、人人参与环境治理,天天享有健康生活。
17、环境关联你我他,齐抓共管靠大家。
【篇三】根据市政府关于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及XX县委、县政府关于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文件精神,从4月起至7月集中100天左右时间,在全县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大会战行动,现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光委办发【20XX】1号文、光委办【20XX】76号文、光委办【20XX】12号文及XX县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大会战行动方案等文件精神,按照4月部署并初步整治、5月初见成效、6月全面完善、7月开展检查总评的节点要求,在全县教育系统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巾帼志愿服务”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开展学校内和周边环境综合整治,着重抓好学校环境卫生和校容校貌两个重点,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规划,创新工作方法,注重宣传教育,强化督促检查,营造清洁、整齐、优美的校园环境,助力提升学校办学内涵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目标要求
全面开展“小手拉大手”、“巾帼志愿服务”宣传教育活动,建立和完善校园环境整治长效机制,使学校周边环境和校容校貌得到明显改观。
三、活动安排
1.第一阶段(4月份):制定方案。各校召开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动员会,根据实际,明确宣传整治内容,制定“小手拉大手”、“巾帼志愿服务”活动方案。
2.第二阶段(5月份):宣传整治。各校组织教师、学生积极开展宣传市、县关于人居环境整治政策、要求,开展校园周边环境及校容样貌集中整治。
3.第三阶段(6月份):整改提高。针对问题,制定措施,整改落实。
4.第四阶段(7月份):总结提升。对在宣传教育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予以表彰,并建立人居环境建设长效机制。
四、工作任务
1.利用晨会、课间集会、家长会等重点时段,向学生、教师、家长广泛宣传《XX县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大会战行动方案》、《南平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提高学生、教师、家长维护市容和环境卫生的自觉性。
2.严禁学生早晨、中午进校前在校门口随手乱扔垃圾,自觉维护校门口整洁卫生。
3.教育学生保持校园内环境卫生,养成垃圾不落地,发现垃圾随手捡拾的良好行为习惯。
4.严格落实寄宿生管理制度,持续保持寄宿生宿舍整洁卫生。
5.关注学校厕所、班级卫生角、校园内垃圾筒等重点区域卫生状况,清除卫生死角。
6.检查校园内宣传栏、宣传标语、用电线路等设施,做到设施安全、适用、美观,消除安全隐患。
五、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建立机制。为组织开展好“小手拉大手”、“巾帼志愿服务”宣传教育活动及校园环境综合整治,学校应成立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全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要对宣传教育的内容、时间安排等作出详细计划,科学筹划、精心组织,有序推进,务求实效,达到预期目标。
2.深入宣传,全员参与。各校要结合《XX县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大会战行动方案》、《南平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等细则,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宣传单、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将宣传《方案》、《办法》贯穿整治工作的始终,形成人居环境整治宣传、校园环境综合整治的浓厚舆论氛围。开展垃圾不落地、告别不文明行为等主题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3.落实完善卫生工作制度。各校要以此次校园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为契机,建立健全美化、优化校容校貌的长效机制。
4.强化督促,严格问责。教育局将采取“双随机”的工作方式,对学校人居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及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督查,对工作不落实,问题突出的学校进行通报,并追究责任,确保整治工作顺利进行。
5.各校于每月26日前将学校人居环境整治宣传教育活动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文字材料及图片报教育局德育办。电话:XX
邮箱:XX
附:XX县教育系统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暨“小手拉大手”宣传教育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附件
XX县教育系统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暨
“小手拉大手”宣传教育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大会战行动的决策部署,为了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决定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
长:xx
xx
XX
XX
XX
XX
各校校长、园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局德育办,负责日常工作,电话:XX
XX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