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它包括了从识字教学向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转换,进而转换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的具体过程,这一过程为学生的个性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对学生而言,阅读是自主的、独立的,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构建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从而实现真正意义的阅读,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如何加以指导,对老师而言,显得至关重要。笔者就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经验,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学生观。
我们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人性、人格,尊重学生的需求、选择、爱好,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引导学生走向成功。教材的处理上应该“求活、求实、求新、求放”。求活,指正视学生的差异,找到每一个学生自身的发展点,教材的处理要灵活多样,能直接辐射到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其有所思、有所学、有所发展求实,指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要实实在在,不求花样,不追时髦。教材处理的设计目标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体现学生实实在在的“收获”,教材处理的密度、效度要科学;求新,指教师处理教材的观念要新,要用发展的眼光看教材,看学生;求放,指处理教材时,教学框架的搭建要灵活、要开放,吞吐量要大,能便于教师在课堂中的宏观调控和微观的随即处理,教学过程能充分激发起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对学习的热爱,形成积极追求的心理倾向,教学境界旨在达到“放得开收得拢”,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古语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读一遍,脑子就要转一圈;读两遍,脑子就要转两圈。多读,对于文章的理解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读才会对文意有了解,因为了解文意,才能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感情。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基础的一环,以往我们采用的方式有默读,朗读,分角色读,分段读,现在,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激发他们的兴趣,适应他们对学习的不同需求,可以放宽到读你感兴趣的部分,分组读,找同桌读,找朋友读,也可以站着读,或坐着读,用你喜欢的语速语气读等等。尽最大可能的放开手,让学生在轻松状态下接受知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也就是说对于不同的年级要教给他们不同的方法、技能。对一年级学生来说,采用领读的方法,让他们跟老师读,学习句子的自然停顿、语气、标点停顿时间的长短等。然后,自由读,老师个别指导,小组、班级的品读。例如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时,通过范读、自由读、品读等方法的指导,学生不仅掌握语速,自然停顿、抑扬顿挫,而且感情很到位,特别是植物妈妈说的话,在读的过程中受到了教育,而且还体会到文本本身语言的优美,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对高年级学生来说,阅读目的不只限于培养兴趣,更重要的是与作者产生共鸣。这就要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但各自所运用的文体又不同,这就需要老师加以指导。例如在教学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所作的著名诗篇《有的人》一课时,我是这样指导学生的。首先明确读诗的要求:(1)要用普通话;(2)注意声调、节奏;(3)反复朗读达到熟练的程度,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整堂课同学们反复读,领悟到诗蕴含的深刻意义。这首诗的难点是如何读好“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用什么语气读,基调如何,这就需要老师加以指导,通过指导和同学们的研读,都认为这两句诗应读基调由低——高,高——低,发自心底,“死了”的“死”应读的亮而重,“了”应读的轻而稍长。“活着”应读的亮而高。通过这样一读就形成了明显的对比,从而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领悟到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心里;剥削人民的人不过是行尸走肉,活着如同死了一般,从而使学生明确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
三、激励学生谈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相同的文本,不同层面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会和理解。”这就要求教师要给学生自信心,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品味。如让他们自由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好差生间讨论,使之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如对文本中自己最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确立自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等。不以标准化的解读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应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如教学《景阳冈》时,课文结尾说:“武松……想到‘天色看看黑了,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有的学生提出“全文主要写武松打虎的惊人故事,给人们留下了无所畏惧、英勇、豪爽的形象,结尾写他怕虎的心理,这会不会损害打虎英雄的形象呢?这时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探究释疑,深化独特感受。学生又通过身临其境的阅读体会,再加上小组合作探究。有的同学认为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后,已经精疲力竭,再遇猛虎当然力不从心了,结尾这样写合乎情理;有的认为课文重点是写武松与猛虎搏斗,表现了武松有勇有谋,机智无畏,结尾略写,无关大局;还有的认为这样写与前文武松三次心理活动形成了矛盾,不好……联系全文来考虑,很好。结尾所写究竟矛盾不矛盾?学生通过再次阅读体会到看似矛盾,实际上完全符合常理。因为武松必定是有血有肉的人,他的力气不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样写显得更真实。因此在阅读指导课中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会很重要,也是实现《课标》的又一途径。
四、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
德国美学家姚斯认为“文学作品本身没有生命,是读者的阅读赋予了作品无穷的意义”。可见,阅读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应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去灵活地阅读文本,去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学习新课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一课,以往教学我们强调要学习花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而不要像石榴、桃子那样,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不要炫耀自己。今天,我们把这个问题拿出来看,石榴、桃子不仅外表美,营养价值也很高。花生与石榴、桃子,一是内秀,一是外显,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同样值得欣赏,又怎么能固定一个答案呢?又比如学习《草船借箭》时,一位同学在阅读完课文后提出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他说课题中的“借”用得不当,因为在我们日常的习惯中借别人的物用完后要归还,可在课文中诸葛亮从曹操那儿得来的十万支箭,没征得曹操的同意,更不会归还。所以说课文的题目不应该是“草船借箭”,而应该用“草船骗箭”更合适。那么课文为什么用草船借箭呢?同学们通过查阅课外书籍,对文本的多次阅读,都认为用“草船借箭”更合适。因为在以前学过《赤壁之战》中可以了解到,诸葛亮所借的十万支箭在那场战役中的确又都还给了曹操,只是还的方式很妙。由此可见富有创造性的质疑,会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五、教给学生注重积累
阅读的目的是积累知识,积累语言,以便在作文中灵活运用。怎样积累?积累哪些东西,就需要老师在阅读课上加以指导。我采用:1.鼓励学生对阅读材料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平时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要有良好的积累习惯,引导学生处处留心学语文。2.鼓励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并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例如在学习《和时间赛跑》一课时,就开展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的比赛。增加了学生积累的兴趣。3.加强背诵,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背的多,才能下笔如有神,因此在要求学生阅读的同时,鼓励多背。
总之,阅读是把感悟、体会、欣赏、想像等融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当中;把语言训练和学生的思考、想象、质疑、答疑、探究等活动统一起来,使学生在不断地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相象等思维活动中,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上好阅读指导课,就必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投入身心,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己去读书,去感受,去体验,去积累,去表达,还学生以主体性。
主要参考文献
1. 现代小学阅读教学 王燕骅 语文出版社 2008年6月
2. 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8.5
3. 周一贯《阅读课堂教学设计论》 宁波出版社 2000.8
4《课程 教材 教法》 2001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