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给侧到供给需求双驱动,政策思路发生微妙变化|政策供给与政策需求

  导读:种种迹象表明,政策的思路有微妙变化,需求驱动也开始进入政策视野。政策从“壮士断腕”主攻供给侧,开始转变为供给侧和需求侧兼顾。房地产刺激政策是一个开始,新型城镇化再启动是一个继续,但都不是结束。以下是由第一范文网小编J.L为您整理推荐的从供给侧到供给需求双驱动 政策思路发生微妙变化,欢迎参考阅读。

  微言大义先从说新闻开始。2月23日,新华社报道xx就两个问题做出的重要指示:一是人口老龄化,习总指出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重大政策制度,及时科学综合应对人口老龄化;一是城镇化,习总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一定要站在新起点、取得新进展。

  要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相关配套改革,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胆创新,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xx作出批示称,城镇化是中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及发展动能所在。

  根据习总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xx总理的重要批示,张高丽副总理在国务院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进一步做出指示。

  张高丽副总理的指示有几个要点:一是要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二是要加快城镇棚户区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型城市建设,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三是要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四是要好“地”、“钱”、“房” 三个方面的改革,完善土地利用机制,创新投融资机制,完善城镇住房制度。

  注意了........这里有几点还是值得我们注意的:第一,城镇化似乎重新以一种重要的姿态浮出水面。2019、2019,甚至2019年的工作重点都不是城镇化,而是四大领域的排雷(融资平台、影子银行、产能过剩、房产泡沫),2019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提出对于城镇化要有“历史的耐心”;第二,本次城镇化会议的规格明显偏高,耐人寻味。

  习书记、xx总理有重要指示和批示在先,习总甚至从人口老龄化的角度对城镇化的意义做出了铺垫。

  第三,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功能和内需启动功能再次进入政策视野。关于城镇化,从过去强调人的城镇化,强调青山绿水和乡愁,变为同时强调内需动力和发展动能,强调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市建设,对新农村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及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延伸。

  种种迹象表明,政策的思路有微妙变化,需求驱动也开始进入政策视野。房地产刺激政策是一个开始,新型城镇化再启动是一个继续,但都不是结束。

  所以,我们不难理解,就在几天前,即2月19日召开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小川说,供给侧和需求侧应该互相配合。这一提法,应该是和中央目前的核心指导思想一致的。所以,2月初出台的钢铁、煤炭去产能指导意见,去产能目标严重低于前期市场预期,基本是温柔一刀。

  所以,1月的信贷和社融那么高,在上半个月意识到偏高的问题后下半个月并没有收。所以,年后xx总理的讲话,要求国务院各部门要针对当前主要经济指标各自负责,“该你分管的领域,哪些大指标出现了问题,出的政策落实怎么样,都要负责任!“ 所以所以......

  减法弱于预期,加法超预期,一切都指向一个结论:政策从“壮士断腕”主攻供给侧,开始转变为供给侧和需求侧兼顾。

  为什么会有这种微妙变化? 我们再次提出我们的一个猜测,年初汇率的波动让政策重点有所调整。人民币汇率的剧烈波动让政策层意识到,如果关于中国经济和人民币资产的预期发生变化,则外汇占款流出和资产泡沫风险会让中国经济的系统性风险不断上升,改革设计也会被打乱。所以,政策必须先稳定经济增长预期,才能继而维护本币资产的稳定性以及改革前提。

  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仍是2019年“去出口化”、2019年“去地产化”所带来的趋势下行,出口和地产投资触顶之后,再度周期性启动的空间有限,需求没有引擎可以承接。

  因此,无论如何去做供给侧优化和改革,为现实的需求回落找一个缓冲垫还是政策的一个难以绕开的选择,还是要有需求,否则,汇率风险会让整个局面更为复杂。

  关于这一点,我们一定还记得克强总理在年后讲话中的一段:猪年一开年,全球经济、特别是各国股市急剧下跌,给中国经济带来很大的挑战和新的不确定因素,.......一旦经济真的出现滑出合理区间的苗头,该出手时中央会果断出手。

  “双驱动”会延续多久?下一个重要的时间窗口将是按惯例4月下旬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按目前的经济状况,供给侧和需求侧双驱动的政策思路很可能在会议上继续延伸。

  后续若有转变,触发因素一定是二季度可能出现的经济企稳(通缩触底影响、前期融资放量的影响),以及可能出现的通胀回升(如果油价回升超预期,或者房价失控),时间窗口将会是7月的年中政治局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