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辩论者,见解不同的人彼此阐述理由,辩驳争论也。善于辩论的人往往表达能力都很强,口才都很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历史上那些经典辩论,欢迎借鉴参考。
庄子与惠子:世纪之辩,谁胜谁负?
经典辩论一
庄子的道家主张“大道无为,道法自然”。是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之一, 以思维的形式、规律和名实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哲学派别,所以称"名家",也称“辩者”、“察士”。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将其与“儒家”、“道家”等并列为“六家”。两个人都非常有才学但又经常斗嘴,所以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多经典的辩论。代表辩论“白马非马论”。
惠子做了梁国的国相,关系还不错的庄子就好意去看他,但有心之人便告诉惠子,庄子此次前来是想取代他做梁国的国相。这搞得惠子非常担心,自己这么辛苦才得了一个宰相之位,他来了我该怎么办?于是乎就在国都里搜了庄子三天三夜。庄子知道后心里很苦,好心当做驴肝肺,直接去了惠子的家。一般人的话肯定很气愤并把惠子痛骂一顿,这就是圣人与普通人的区别,庄子并没有这么做,一见面就讲了一个很神奇的故事:“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你知道它吗 ? 鹓雏鸟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这时,一只猫头鹰得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雏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鹓雏鸟,发出 ‘ 吓 ’ 的怒斥声。而你是以为我想要你梁国宰相的官位所以来恐吓我吗?”说的惠子好不惭愧。
经典辩论二
结伴郊游,走到濠水的桥上时,庄子随口说: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鱼多么快乐啊!惠子立即展开了进攻:你又不是鱼,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回击: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惠子反击: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的想法;你不是鱼,所以你也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再度反击: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你开始问我“你哪里知道鱼儿的快乐”,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当然也就知道鱼是快乐的。这一辩就辩出了历史上著名的“非鱼焉知鱼之乐”。
这两辩中撇开庄子是怎么看待这个世界的不讲,单从辩论方法上来说,首先从庄子的第一次回答:“我不是鱼,但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这是用了惠子的问题来反击惠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此之矛攻次之盾。显示了庄子辩才之道的一个方面,面对惠子的反攻,庄子又跳出了本身的逻辑跳回开头,再从惠子言语的漏洞也就是语病中另立了一个新的逻辑,把惠子的“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你根本不知道。”这个反问理解为你庄子知道鱼是快乐的,但你是怎么知道的?然后庄子不答我是怎么知道的这个问题,而是换位思考,我是在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而这个就是辩论法中的偷换概念。
偷换概念是诡辩中最常用的一个技巧,就是把别人的言论做出曲解,然后把他推翻再装作已经推翻了别人真正的言论。简单来说就是日常生活中说着一个话题,但说着说着就被别人带到了沟里,比如生活中最常用的“你行你上,不行别BB”,你可以回答“我评论什么与我要干什么有什么关系?”;或者你太听一个人的话,别人会说“他让你跳楼你也跳?”,你也可以偷换概念的反问他“你昨天吃饭了今天就不吃了?”。
偷换概念的经典案例
孟子与齐威王在一次闲聊中谈到了政治理想,齐威王野心勃勃“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扩张疆土,让秦楚过来朝拜,安抚少数名族,成就一番霸业!但孟子的政治观点截然相反,他认为“仁政无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才是王道之术,以百姓为核心,提升百姓生活这才可以长治久安。然后就有了下面这样的对话!孟子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曰:“楚人胜。”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这里的孟子就在偷换概念,本身孟子的意思是邹国与楚国开战,后面为了让齐王放弃霸道选择王道,却举了一个八个国家对一个齐国的例子“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邹国是一个小国,别说和一个楚国比,就是与齐国相比也是大象对蚂蚁,其次邹国与楚国是一对一,而后举出的例子是一对八,且是八个国家联合,这与前者就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了。而齐威王被孟子这番似乎有道理的言论整蒙了,不知不觉的掉进了孟子的语言圈套里。
以上庄子与孟子在辩论过程中都举了例子,这就是在辩论法中常用到例证法。我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说的就是例证法,一个例子如果举的好,落地生根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南齐与南梁上上下下非常崇尚佛教,经常一起讨论佛理。但范缜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一直鹤立独行,一直说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佛,于是范缜与相信有佛的萧子良在这次宴会上就佛教的因果报应之说展开了唇枪舌剑。萧子良问范缜“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没有因果报应怎么会有现在的贫富贵贱?你看我现在锦衣玉食,那是我几世修来的果,因果轮回这就是我这辈子该享受的果。” 范缜便举例力博“你的锦衣玉食不是上辈子的果,眼下许多老百姓食不果腹那就是上辈子造了孽活该受苦吗?今生过怎样的生活是偶然造成的,人就像树上的花,有的被风吹过落在了草地上,有的被风吹过落在了粪池中。无论是落在草地上还是落在粪池中都是被大风吹过的结果,是有随机性的。就好比你与我,落在草地上的就是你,落在粪池中的就是我。” 而这次谈话也被后世传为佳话,成为历史上有名的辩论,也让范缜的《神灭论》有了更强的说服力。
这是一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哲学辩论会 —— 鹅湖之会。这是一个历史爱好者眼中熟悉的成语,同时也是大多数人眼中陌生的成语典故。这个故事发生在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6月),大理学家朱熹和陆九渊与其弟会与江西上饶的鹅湖寺。陆九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论,他认为人先天存在善良主张发明本心。朱熹强调格物致知,探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智慧。最后以陆氏兄弟略占上风,但结果以不了了之收场。但这场鹅湖会却对中国后世的哲学思发展影响巨大。这里可以看出有了好口才但碰到旗鼓相当的对手也需要有好体力才行。
辩论不等于好口才,但多看历史上有名的辩论有利于在你说话或者看待事情的逻辑上、组织语言上、论点论据的使用上会有很大的帮助!说不准还会起到灵光一现的神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