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

为全面贯彻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根据中央、省委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经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研究,现就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内涵意义。城以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体系为依托,推动全市争创全国先进、各城市区争创全省先进、街道争创全市先进、社区争创全区先进,带动街道社区与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实现硬件标准化、活动规范化、决策科学化、服务最优化的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是加强提升城市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创新举措,是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深入,推动党的建设高质量的重要保障。各级各部门要高举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进群众福祉作为贯穿城市基层党建的一条主线,以党的建设保障基层治理、引领基层治理,以新担当实现新作为,着力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和党的建设高质量。

(二)目标任务。从2020年起到2022年,分三个阶段进行:到2020年底,推动街道社区党组织赋权扩能减负,市、区、街道、社区党组织联动体系逐步健全,全区域统筹、各领域融合、多方面联动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取得突破;到2021年底,街道体制改革创新全面完成,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立健全并规范运行,区域化党建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到2022年,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建成全国先进、全省一流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市。

(三)工作责任。市委加强总体谋划、宏观指导、督促检查,对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共驻共建互联互动、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全域推进整体提升等重点任务进行顶层设计。市委组织部履行牵头抓总责任,加强政策指导和工作协调。各有关部门负责加强行业部门党建,制定和落实职权范围内事项的配套措施。各区(市、县)党(工)委履行第一责任,负责统筹谋划和指挥协调,重点抓政策落实、资源整合、基础保障、力量配备、考核评价和督查问责,推动人财物向基层倾斜。街道党工委履行直接责任,负责统筹推进和抓好落实,推动社区党建、驻区单位党建、新兴领域党建有效融合,深化拓展区域化党建。社区党组织履行具体责任,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和各类组织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对辖区内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社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兜底管理。街道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协调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积极推进共驻共建,加强制度落实、机制衔接、功能提升。

二、明确重点任务

(一)硬件标准化

1.规范提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按照有利于服务群众、有利于开展活动、有利于综合利用的原则,以有活动阵地、有工作队伍、有服务项目、有信息平台、有经费保障为标准,加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设置党建书屋,突出政治功能,增强党建活动、教育培训、形象展示、资源整合、服务群众等功能,打造开放式、集约化、共享性党建服务平台和组织生活基地,更好地传播党的声音。鼓励建设街道一级综合党群服务中心,因地制宜推进商务楼宇、商圈市场、各类园区、社会组织等党群服务站建设,结合城市书房、小游园等资源,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有机衔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一刻钟党建服务圈”。

2.高标准打造住宅小区“邻里中心”。进一步完善社区办公服务用房配套审核机制,确保项目开发建设单位同步建设、无偿配套产权清晰且位置适宜的社区办公服务用房。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要依托网格党支部,整合共享小区社区用房、物业用房等资源,从居民需求出发,打造“邻里中心”,为居民提供家庭医疗、日间照料、亲子早教、运动休闲、裁缝修补等便民服务。

3.广泛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以“互联网+”“智慧党建”为抓手,全面贯通区、街道、社区三级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完善信息收集、处理、反馈机制,推进社区公共服务“一网通”“一线通”“一卡通”,建设“智慧社区”。加强一体化社区信息服务站、社区信息亭、社区信息服务自助终端等公益性信息服务设施建设,构建覆盖整个城市的基层党建、“三社联动”、公共服务、志愿者服务“四位一体”综合信息平台。探索建立党建大数据辅助决策系统,对基层党建进行综合评价、预警提醒。

(二)活动规范化

4.强化政治引领。发挥社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各行业部门基层单位党组织全面推广党员大课堂设,引领党员群众学习新思想、掌握新本领、创造新业绩。以支部“主题党日”为抓手,推动基层党组织认真落实组织生活制度。

5.深化网格党建。进一步划小治理单元,优化网格设置,把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形成“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党建覆盖体系,推广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法。增强网格力量,推动基层党建、综治、城市管理等网格划分有效衔接,完善网格内事项快速响应、及时处置的协调机制。

6.严格党员管理。以社区为单位,全面摸清直管党员、在职党员、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底数,实行街道社区对党员全面兜底教育管理。对党员实行量化积分管理,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合理设置社区监督、公共事务、民主建设、公民道德教育、扶贫帮困等类别岗位。发挥楼栋党小组组长、党员中心户点对点联系流动党员的优势,掌握流动党员动态。精心组织在职党员亮明身份、接受监督、参加会议、开展服务,每半年将在职党员发挥作用情况向其所属党组织反馈。引导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离退休党员到社区报到,倡导转入组织关系,发挥作用。

7.加强各领域党建。拓展企业、机关、中小学校、医院、社会组织等行业主管部门系统党建工作职能,同步抓好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将新兴领域党组织和党员等党建信息纳入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登记申报、年检年报”范围,加强源头管理。探索创新党建覆盖方法,依托各类园区、商务楼宇、商圈市场、特殊功能区设立区域性党组织,依托行业协会、商会、产业链设立行业性党组织。积极探索建立党建综合体、党建共同体、党建联合体和党建联盟等形式,强化对新兴领域党员和从业人员的政治引领和管理服务。推动街道、园区党组织由直接管理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向管理楼宇、商圈、行业党组织转变,不断提高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质量。

(三)决策科学化

8.健全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机制。各区(市、县)结合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国有企业党建联席会议等,吸纳有关部门和党组织参与,健全议事决策机制,定期研究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对区域化党建的领导和指导。

9.健全街道社区与行业单位党组织互联互动机制。试行区域化党建重要事项向社区、驻区单位、“两代表一委员”征求意见,经街道党工委提议、党政联席会议审议、区域党建联席会议决议,实施过程、实施结果向社区、驻区单位、“两代表一委员”公开,推动事务联商、组织联建、活动联办、平安联创。完善驻区单位党组织到街道社区报到、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的“支部连支部”“双报到双服务”等活动机制。推行驻区单位党委(党组)成员或机关党组织负责人担任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定期召开区域化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兼职委员每年要向街道社区党组织进行述职,接受测评和评价;驻区单位党组织参与区域化党建工作情况应作为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

10.健全社区民主科学决策机制。坚持以社区“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科学决策机制,组织居民围绕困难帮扶、环境整治、物业管理等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开展自治活动,激发社区民主自治正能量。

11.健全区域治理协商机制。完善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民主协商机制、群团带动机制、社会参与机制,定期组织居委会、驻区单位、物业公司、业委会、居民代表召开联席会议,打破行政隶属壁垒,集约利用区域内党建和公共服务资源。街道社区、驻区单位分别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积极开展双向认领,实施“契约化”共建。

(四)服务最优化

12.形成以服务基层为导向的街道管理体制。明确街道主要职能是加强党的建设、组织公共服务、加强公共管理、维护公共安全,逐步取消街道的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经济发展主体责任。按照“优化、协调、高效”的原则,整合优化街道内设机构,强化基层党建、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的机构和力量。制定完善街道综合考评办法和指标体系,由区(市、县)党(工)委、政府(管委会)统一组织综合考评。紧密结合街道职能转变方向,赋予和落实街道相应的规划参与权、综合管理权、意见建议权、人事考核权等职权,实现街道权责一致、统筹有力。

13.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对直接面向基层和群众、由基层管理更方便有效的事项进行梳理,建立下沉事项目录清单。上级支持社区的政策资金和项目资源,要以社区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到位。扎实推进社区减负增效,实行社区事务准入制,依法需要社区协助的工作事项,应当提供经费和必要工作条件。

14.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把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纳入市、区(市、县)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逐步实现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将社区“两委”成员以及其他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纳入社区工作者队伍统筹管理,规范“进、管、考、出”,建立岗位等级序列制度,形成职业发展体系,合理设定薪酬体系,建立正常增长机制。畅通社区工作者职业发展通道,加大从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中招聘事业编制人员力度,注重把特别优秀的社区党组织书记选拔到事业单位领导岗位,重视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发展党员、选拔人才。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教育培训,支持其参加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评价和学历教育等,对获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的给予职业津贴。

15.健全广泛参与的社区服务体系。完善领导干部、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基层制度,推动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直接联系社区、服务社区。优化社区服务网络,推广“一站式”服务和错时延时、坐班值班、预约上门等服务,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管理考核,实现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质量“零差错”。积极创设服务载体,培育“红色物业”,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微心愿”服务、组团式服务。全面实施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联动,加大对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扶持力度,实施政府购买专业化社会服务。坚持党建带群建,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优势,按业缘、趣缘、志缘组织社区居民和新兴领域人群,有针对性地提供敬老爱小、纠纷化解、创业就业、文体活动等服务。

三、加强组织领导

(一)强化责任落实。区(市、县)党(工)委要把抓好城市基层党建作为重要政治责任,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通盘考虑、统筹谋划,每半年至少专题研究一次,各城市区党委每季度至少专题研究一次。街道党工委要把主要精力转移到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上。各有关部门党委(党组)要主动担当,切实推动本单位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鼓励基层创新。每个城市区至少确定1个街道作为试点,通过先行先试,积累经验。大力宣传城市基层党建的重要意义、重点任务,及时总结推广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先进经验、先进做法,助推工作开展。市委每年分层次分领域评出市级示范党组织,进行一次集中表彰奖励,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普遍晋位升级。

(三)加强督促指导。市委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开展情况纳入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和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实行半年督导,年度考核。优化考核评价方式,把群众评价作为衡量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采取观摩交流,切实传导责任、强化落实,推动整体工作水平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