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教学有效性,防止“花架子”心得体会

4月4日听了彭老师上的“抽屉原理”一课,感觉本课的教学过程扎实有效,下面仅就预防教学过程中的“花架子”谈谈本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总体来看,本课中教师围绕“想要保证‘至少数’,就要进行平均分”这一重点,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分析理解了“抽屉原理”的基本要义,教学过程优质、高效。

本课在教学例1“把4枝铅笔放进3个盒子,怎么放?有几种放法?”时,教师首先让学生个人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摆放方法,再全班反馈独立探索的结果,在反馈中总结出(4,0,0)、(3,1,0)、(2,2,0)、(1,1,2)四种摆法,然后第二次提出思考性问题:观察四种摆法,你有什么发现(不管怎样摆,总有一个盒子至少有两枝铅笔)?最后顺势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怎样通过摆一次就能得到这一结论?在这一例题的教学中,教师在各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各教学要素相结合的原则,做到了在适宜的时机采用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如:教师没有在探索摆法时让学生小组合作,而是把小组合作学习放在了规律的发现这一难点上,因为规律的发现其实就是由动手操作的表象积累上升到内涵的认知的过程,是由具体表象认识提升到抽象认识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有难度,因此把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放在这是比较准确的。避免了为了合作而合作的空洞化、形式化、流程化教学形式的出现。教学中,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及小组合作探究,动、静结合,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协调配合及合作学习的能力都能得到发展与提高。